《天工開物》乃服第二卷‧褐氈
【編按】《天工開物》初刊於1637年(明崇禎十年)。是中國古代一部綜合性的科學技術著作,作者是明朝科學家宋應星。書中記述的許多生產技術,一直沿用到近代。先後有日、英、德、法、俄等譯本。全書分為上中下三篇十八卷,並附有一百二十三幅插圖,描繪了一百三十多項生產技術和工具的名稱、形狀、工序。特分節刊登,以饗讀者。
衣料第二‧毛布、毛毯
綿羊有兩種:
一種叫「蓑衣羊」(蓑讀縮),將其細毛剪下作成毛氈、絨片,遍布各地的毛線帽子和襪子.都以此為原料的。古時西北的羊沒有傳入中原.下層人作衣用的毛布,也是這種羊毛作的。毛布只有粗的而沒有細的,今天粗毛布也有用這種羊毛作的。這種羊從徐州地區和淮河以北各地都大量飼養。南方只有湖州飼養綿羊,一年剪三次毛(夏天毛稀,不長新毛)。一隻羊每年所剪的毛可作三雙毛襪用料,能生羔的公母羊交配,可生二隻小羊,故北方人家養百隻綿羊,一年可收入百兩銀子。
另一種綿羊叫「矞芀(讀玉條)羊」,唐代末年從西北(今新疆)傳來,外毛披散得不很長,但內毛細而柔軟,可用來織絨毛布。陝西人叫山羊,以區別於綿羊。這種羊先從西北(今新疆)傳到臨洮(甘肅),現在唯獨蘭州養得最多,故細毛布均出於蘭州,又叫「蘭絨」,西北少數民族語叫「孤古絨」,是根據早期的叫法。
山羊細毛絨也分兩等:一曰「搊絨」,是用梳篦(篦讀畢,齒比梳子還密)從羊身上梳下的.打線織成毛布叫褐子、把子等名稱。 另一種叫「拔絨」,是細毛中的精細的,用兩指甲逐根從羊身上拔下,再打線織成絨毛布。這種毛布織成後,手摸布面就像絲帛那樣光滑細膩。每人拔一天只能打出一錢重的線,費半年功夫才湊成一匹絨布用的毛料。 若用搊絨打線,每天比拔絨多數倍。要打毛布絨線,用鉛作成錘,墜在線頭上,用兩手轉動搓成絨線。
織絨毛布的織機比織布機還大,用八片綜,讓經線由此穿過,下面連接四個踏輪,每踏起兩跟經線,過一次緯線,所以織成斜紋。織機的梭子長一尺二寸。這種織機和羊種都是當時過來新疆的少數民族傳來的,故今織工皆其族類,很少有內地的人參與這一行業。
從綿羊身上剪下的細毛,粗的作氈,細的作絨:作氈時將燒沸的水澆在羊毛中搓洗,待其相互粘合後,將其鋪在具有一定大小的木扳上,用轉軸趕壓而成。 白色和黑色是氈絨的本色,其餘顏色都是染成的。
氍毹(讀渠俞,疆族毛織地毯)、氆氌(讀普魯,藏族斜紋毛織物)等名稱,都是根據各地方言命名的。作毯子所用的最粗的毛,裡面摻雜了劣種馬的毛等料,並非都是取料於羊毛。
原文
《天工開物》乃服第二卷‧褐、氈
凡綿羊有二種。
一曰蓑衣羊。剪其毳為氈、為絨片,帽襪遍天下,胥此出焉。古者西域羊未入中國,作褐為賤者服,亦以其毛為之。褐有粗而無精,今日粗褐亦間出此羊之身。此種自徐淮以北州郡無不繁生。南方唯湖郡飼畜綿羊。一歲三剪毛(夏季希革不生)。每羊一隻,歲得絨襪料三雙,生羔牝牡合數得二羔,故北方家畜綿羊百隻,則歲入計百金云。
一種矞芀(上草頭,下刁)羊(番語)。唐末始自西域傳來,外毛不甚蓑長,內毳細軟,取織絨褐,秦人名曰山羊,以別於綿羊。此種先自西域傳入臨洮,今蘭州獨盛,故褐之細者皆出蘭州,一曰蘭絨,番語謂之孤古絨,從其初號也。山羊毳絨亦分兩等:一曰搊絨,用梳櫛搊下,打線織帛,曰褐子、把子諸名色;一曰拔絨,乃毳毛精細者,以兩指甲逐莖撏下,打線織絨褐。此褐織成,揩面如絲帛滑膩。每人窮日之力,打線只得一錢重,費半載工夫方成匹帛之料。若搊絨打線,日多拔絨數售倍。凡打褐絨線,冶錘為錘,墜於緒端,兩手宛轉搓成。
凡織絨褐機,大於布機,用綜八扇,穿經度縷,下施四踏輪,踏起經隔二拋緯,故織出文成斜現。其梭長一尺二寸。機織、羊種皆彼時歸夷傳來(名姓再詳),故至今織工皆其族類,中國無與也。
凡綿羊剪毳,粗者為氈,細者為絨。氈皆煎燒沸湯投於其中搓洗,俟其粘合,以木扳定物式,鋪絨其上,運軸趕成。凡氈絨白、黑為本色,其餘皆染色。其氍俞、氆魯等名稱,皆華夷各方語所命。若最粗而為毯者,則駑馬諸料雜錯而成,非專取料於羊也。#
──轉自《新三才》
點閱【天工開物】相關系列文章。
責任編輯:王愉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