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的「宰相」
宰相是對中國古代君主之下的最高行政長官的通稱或俗稱,宰相起到輔佐君王,統領百官的作用,所謂「一人之下,萬人之上」。在中國歷史上各個朝代有不盡相同的正式官稱,如魏晉以後的中書監(令)、尚書令、侍中等,北宋時是「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元朝是「平章政事」,明永樂後是「內閣(或某某殿)大學士」,清朝到後來乾脆就是「軍機大臣」。總之,人們習慣上稱那些「總理朝政」的官員為宰相。
福建宰相晚出
秦始皇統一六國後,宰相作為官制首次確定下來,一直到宋朝的一千多年裡,還沒有福建人在朝廷裡出任過宰相。由於福建地處中國東南,三面環山,一面臨海,這樣的地理環境造成了福建的交通不便,與中原地區很少有聯繫,相對閉塞。當中原地區已有三千年文明史時,福建的人口還很稀少。到唐代中葉,福建還被視為蠻荒區域,到了五代王審知的時候,福建的發展速度才加快。
北宋初期福建人在朝廷當官人數很少,被人輕看,因為在公元978年之前,福建尚未真正屬於宋朝管轄,而且限制南人在朝廷擔任重要官職。當時的南人特指被宋朝兼併的南唐和吳、越兩國的遺民,而福建就是在這個地區範圍之內。
宋太祖趙匡胤就曾說:「後世子孫無用南人作相,內臣主兵」。最早進入宋朝中樞機構的福建人在朝廷上處處受到壓抑。到了北宋中後期,宋仁宗的時候,才破例任用福建人章得象為宰相。
福建第一位宰相章得象
章得象,太平興國三年(978年)出生於浦城(今福建省南平市浦城縣),其高祖章子鈞在閩任建州刺史。章得象的母親懷他時,夢見登上一座高山,山上有位神人送她玉象。到章得象降生時,其父又夢見家中填積的笏板(古代大臣上朝拿著的手板,用玉、象牙或竹片製成,上面可以記事)像山一樣高。章得象長大後好學,體貌優美,為人莊重。
咸平五年(1002年),天下考進士的人有千數,但朝廷只遴選取三十八人,章得象進士及第,歷任大理評事、知玉山縣,升任大理寺丞等職。寶元元年(1038年),拜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宰相)。當初宋太祖趙匡胤規定後世子孫無用南士作相,直到這時宋仁宗才破例任用福建人章得象為宰相。
讖言「南台江合出宰相」
章得象當宰相前,福建一直流傳著一首民謠:「南台江合出宰相」。「南台江」是指福建的主要河流閩江流經福州的一段,「合」是指江面淤合。就在章得象拜相這一年,福州南台江果然水淺沙涌,江面淤合,不用舟楫即可涉過。
「南台江合出宰相」這句民謠,果然成了福建人章得象當為宰相的讖言了。
資料來源:《宋史.列傳第七十》@*#
責任編輯:古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