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tvsmo.com

推不掉的爵士頭銜 前總理凱伊接受女王最高榮譽

——新西蘭在“君主立憲”與“共和”間的搖擺

英國女王和新西蘭前總理John Key。(Getty Image)

人氣: 10
【字號】    
   標籤: tags: , , , ,

【大紀元2017年06月09日訊】(大紀元記者李捫心綜合報導)8年前重啟了英國皇家授勳榮譽系統的前總理約翰·凱伊(John Key),在「意外」辭職5個月後,並「不意外」地被授予了英國女王最高榮譽——爵士(Sir)封號,而凱伊自己卻又「意外」地接受了這個封號,儘管他仍堅持不希望被稱作約翰爵士(Sir John)。

說意外,是因為凱伊在辭職前一年,曾大力推動「去英聯邦」的換國旗計劃,此舉被很多分析家和評論家指為向「共和」邁了一大步。而恰好在同一年,凱伊的私人密友——澳大利亞總理特恩布爾(Malcolm Turnbull)在上任後不久,就在澳大利亞廢除了英國皇家榮譽授勳系統,啟用澳大利亞自己的榮譽授勳系統,也被外界指為從「君主立憲」向「共和」邁了一步。

有意思的是,新西蘭早在2000年工黨執政時,就先一步鄰家大哥,廢除了英國皇家榮譽授勳系統;正是凱伊自己,在上台的第二年,就推翻了工黨政府的決定,基本恢復了英國皇家榮譽系統,兩個榮譽系統並行,但表明選擇權由接受榮譽者自己決定。

公投受挫 換國旗失敗

凱伊在辭職前已經執政8年,在這期間,他先是在2009年恢復了英國皇家榮譽系統,但又在2015年和2016年兩次舉行全民公決,要更換新西蘭國旗,把原來帶有英聯邦「米」字標誌的國旗,換成代表新西蘭的銀蕨標誌的國旗。雖然換國旗的表面理由是說與澳大利亞的國旗太相似,一眼看上去分辨不出來哪個是哪個;但相當數量的民眾,仍然將其解讀為「去英聯邦」的一步棋。

最後全民公決的結果,否定了政府換國旗的計劃。凱伊也因此遭到詬病,被批評白白浪費了納稅人2000多萬元及大量的人力物力,稱這是他政治生涯中的一大敗筆。

其實,在第一次全民公投進行之前,政府就遇到了相當大的反對聲浪,在時任綠黨共同黨魁的羅素·諾曼(Russell Norman)的領導下,反對者上交給國會超過10萬民眾的簽名,要求政府取消公投計劃,人數超過了政府正式回應的門檻,但這些簽名被政府擱置一邊,公投仍如期舉行。

更換國旗公投遭民眾詬病的另外一個主要原因,還在於公投順序被指為「顛倒」。一般認為,應該先讓民眾公投決定是否需要更換國旗,在確定更換後,再公投決定要選取哪一個設計。

但政府的程序卻完全相反,先是大力推動和徵集新國旗設計,在第一輪的公投中,只讓民眾選擇新國旗的圖案設計,並且5個選項中不包括原來的國旗,這樣那些主張保留原來國旗的民眾,有一些拒絕投票,有一些則不情願地選了相對喜歡的設計。

第二輪公投,才要民眾投票選擇新國旗還是保留原來的國旗,結果56.7%的民眾選擇保留原來的國旗。其中,第一輪公投的投票率還不到一半,而第二輪公投的投票率超過了三分之二,政府試圖「誘導」民意的作法,顯然並不成功。

第二次新西蘭國旗公投。(大紀元合成圖)

不過也有分析家認為,在希望保留原來國旗的民眾中,並不都是喜歡「君主立憲」、想要留在英聯邦中,其中可能有一部分人只是單純地喜歡原來的國旗,不喜歡隨意改動。

在目前的16個英聯邦國家中,也只有澳大利亞、新西蘭和圖瓦盧的國旗上有「米」字標誌,其它國家像加拿大,完全是自己國家特色的楓葉國旗,這成為那些積極推動更換國旗的人的根據,聲稱換國旗不等於要脫離英聯邦。

凱伊:高興接受封號

凱伊在去年12月份突然宣布辭職,表示主要是因為家庭原因,他的妻子和兩個孩子都為他的總理工作做出了巨大犧牲;基於同樣的原因,他很高興接受爵士封號,這樣,根據英國皇家授勳規則,他的妻子布朗內(Bronagh)自然就成為布朗內夫人(Lady Bronagh)了。

凱伊是連續3屆的民選總理,執政8年,帶領新西蘭度過了2008年的世界金融危機和基督城大地震後的重建,儘管有關他的政績的爭議不斷,但仍有不少人認為他是新西蘭有史以來最成功的總理,接受榮譽封號毫無疑義。

凱伊在去年12月辭職的時候,人氣仍然很高,作為總理的支持率仍遠遠高於第二位的工黨黨魁利特爾(Andrew Little)。所以他的閃辭曾讓很多人一下接受不了。現任總理英格利希(Bill English)是凱伊的老搭檔和老朋友,也是凱伊指定的接班人,所以對凱伊授勳的提名,很多民眾都認為裡面摻雜了私心。

有評論家在媒體上調侃說,因為是凱伊自己親手恢復了英國皇家榮譽授勳系統,如果這次他不接受,一是說不過去,二是一旦錯過這個機會,如果國家黨在9月份的大選中敗選,那凱伊在短時間內就很難再有機會接受榮譽。

其實,幾乎新西蘭歷屆總理都獲得授勳,表彰他們為國家做出了傑出貢獻。不過由於個人立場或其他原因,並不是每個人都接受一樣的榮譽。

其中最著名的就是連續3屆總理海倫·克拉克(Helen Clark),她接受的榮譽是新西蘭最高榮譽,而不是英國皇家最高榮譽。正是在克拉克執政期間,新西蘭在2000年廢除了英國皇家榮譽授勳系統。所以克拉克選擇新西蘭最高榮譽,似乎也理所當然。

不過另一位國家黨總理吉姆·博哲(Jim Bolger)的選擇,也比較有看點,他在1990-1997年當政時雖沒有正式廢除英國皇家榮譽授勳系統,但他本人卻拒絕了這項最高榮譽,不想被稱為「吉姆爵士」。

英聯邦國家原來大多數都曾是英國的殖民地,在確認《1931年西敏寺法案》後,成為主權國家,但仍然奉英國女王為國家元首。在之後的半個世紀,超過一半的英聯邦國家相繼獨立。

在過去的20多年裡,隨著大英帝國在全球影響力變弱,新西蘭國內的「去英聯邦」化意識似乎也逐漸變強。電視3臺的高級記者托尼·賴特(Tony Wright)就評論說,新西蘭遠在南大洋的一角,與與母國英國的紐帶越來越弱,很多新西蘭人認為英國已經不再「關心」新西蘭,更不用說最近一些年,由於地域的關係,兩國的出口貿易也越來越少,迫使新西蘭更多地把經濟貿易的重點,放在近處的亞洲地區。

責任編輯:上官翎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