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2017年06月04日訊】(大紀元記者陳光澳洲悉尼編譯報導)澳洲財長莫裡森(Scott Morrison)5月份推出的聯邦預算案可能是希望通過對房產所有權的限制以及更多的稅務措施來抑制外國投資者,從而降低房價,但業內人士表示,這種做法可能會使房產的可負擔性變得更差。
據澳洲Domain房地產網消息,新州政府的預算案將於6月20日公佈。預算案公告顯示,外國房主的房產如果在一年內空置六個月或以上的時間的話,他們將需要付費。而在新的公寓樓開發項目中,如果是超過50套公寓房的樓群的話,外國買家的購房數量不得超過公寓房總數的50%。
但房地產理事會表示,新州政府應該消除對外國投資者所設置的障礙,包括印花稅在內。他們說印花稅歸根結底是對房產的買賣徵稅,這使得在新州新建住房變得沒有吸引力。
房地產理事會這個遊說團體代表著房主以及住房和商業房開發商,2015年賺取了2730萬澳元的收入,悉尼大學的數據如是說。
該理事會的執行董事菲茨傑拉德(Jane Fitzgerald)說:「我們已經向州政府表明,雖然我們不支持對外國投資徵收任何種類的稅,但一直以來,稅收對澳洲非常重要,如果我們一定要徵稅的話,那應該是向最終的買家而不是建房的人徵稅。」
這是一項五點計劃的一部分,已提交給了新州議會,旨在通過增加住房供應量和減少政府的繁文縟節來幫助解決新州住房的可負擔性問題。
新州財長佩羅泰特(Dominic Perrottet)表示,住房可負擔能力將是政府下一個預算的重要組成部分。
去年,新州政府就採取了抑制住房市場上的外國買家的措施,向他們額外徵收4%的印花稅和0.75%的土地稅。
菲茨傑拉德表示,為了解決住房的可負擔性問題,供應量需要進一步加強,州政府和地方政府需要減少繁文縟節,這些繁文縟節拖延了等待時間,抬高了施工成本。
2016年,中國開發商在澳洲投資了50億澳元,其中近40%是用於購買澳洲的住宅用地。
但新南威爾士大學的城市未來研究所主任波森(Hal Pawson)表示,將供應量視為解決住房可負擔性問題的「靈丹妙藥」在房地產市場上是行不通的。
他說:「這個論據是基於以下假設:住房只像其它市場一樣的市場,一旦一些東西變得更昂貴,人們將會停止購買。但房地產市場不會這樣運作。由於住房投機的因素會有這樣一個趨勢,當房價上漲時人們想要更多的房產。」
不過他也認為政府向外國投資者徵收空置費作用不大。
AMP Capital公司的首席經濟師奧利弗(Shane Oliver)表示,雖然額外的印花稅確實提高了外國開發商的成本,但缺乏供應的一個更重要因素是新州土地開發速度太慢、基礎設施成本太高。
責任編輯:簡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