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2017年06月27日訊】抗戰時期,國民政府在教育上投入的經費僅次於軍費。抗戰最艱難的時刻,民國政府卻真正實現了免費義務教育。
民國時期的教育,之所以能在戰火中屹立不倒,且排名世界前列,與當時政府對教育的認識有很大關係。
1946年制定的《教育憲法》強調對教育的投入:「邊遠及貧瘠地區之教育文化經費,由國庫補助之。其重要之教育文化事業,得由中央辦理或補助之。」
「教育、科學、文化之經費,在中央不得少於其預算總額15%,在省不得少於其預算總額25%,在縣、市不得少於其預算總額35%,其依法設置之教育文化基金及產業,應予保障。」
不僅如此,《教育憲法》還規定:「六歲至十二歲之學齡兒童,一律受基本教育,免納學費,其貧苦者,由政府供給書籍。己逾學齡未受基本教育之國民,一律受補習教育,免納學費,其書籍亦由政府供給。」
「各級政府應廣設獎學金名額,以扶助學行俱優無力升學之學生。」「國家應保障教育、科學、藝術工作者之生活,並依國民經濟之進展,隨時提高其待遇。」
1927年6月,國民政府公佈的《大學教員資格條例》還規定:大學教員的月薪,教授為600-400元,副教授為400-260元,講師為260-160元,助教為160-100元。教授最高月薪600元,與國民政府部長基本持平。
上世紀30年代初,大中小學教師的平均月薪分別為220元、120元、30元。當時一般工人的月薪約為15元,普通警察一個月2塊銀元,縣長一個月20塊銀元,而國小學老師一個月可以拿到40塊銀元。
這就是說,民國時期小學教師的最低工資竟是縣長工資的兩倍。除抗戰勝利後發生通貨膨脹,使得教師薪水趕不上物價上漲外,一般來說教師的工資相對其他行業來講都是比較高的。即使是薪水最低的九級教員,也比普通工人強多了。
抗戰時期,國民政府在教育上投入的經費僅次於軍費。抗戰最艱難的時刻,民國政府卻真正實現了免費義務教育。學者何兆武回憶:西南聯大的學生不僅免學雜費,而且還免每天的午餐費,學生上學有困難還可以申請助學救濟金,助學救濟金在大學畢業後可以不還。
據粗略統計,當時由中學到大學畢業,完全依賴國家貸金或公費的學生,達128,000餘人,其中就包括「兩彈一星」元勳錢驥、姚桐斌、鄧稼先、程開甲、屠守鍔、陳芳允、任新民、朱光亞、王希季等人,以及李政道、楊振寧這兩位後來的諾貝爾獎獲得者。
八年抗戰,全國專科以上高校增加了33所(31%),教員增加了3,623人(48%),學生增加了41,575人(99%)。這就是說,經過八年抗戰,中國的大學不僅沒有被戰火摧毀,而且比戰前還強大;大學的整體水準非但沒有下降,相反很多專業領域還有了明顯的提升。
中小學教育也全部免費,學齡前的兒童入學率從戰前的43.4%上升到了勝利前的76%,初等學校學生數量幾乎是戰爭爆發時的兩倍。職業教育方面進步更加明顯,在校學生人數由戰前的7,000人增長到了25,000餘人。
抗戰最困難時,蔣介石曾說:「我們切不可忘記戰時應作平時看,切勿為應急之故而丟卻了基本,我們這一戰,一方面是為爭取民族生存,一方面就要於此時期改造我們的民族,復興我們的國家,所以我們教育上的著眼點,不僅在戰時,還應該看到戰後。」
教育乃千秋之大業,民國辦教育的很多做法都值得今天借鑒和學習。
民國間層出不窮的大師級人物:
魯迅、老舍、林語堂、胡適、曹禺、巴金、郁達夫、胡適、郁達夫、巴金、茅盾、老舍、錢鐘書、沈從文、鄭振鐸、柔石、周作人、茅盾、梁實秋、謝冰心、田漢、胡風、巴金、夏衍、柳亞子、孫伏園、張恨水、蕭軍、蕭紅、曹靖華、梁宗岱、臧克家、艾青、趙丹、項堃、舒繡文、白楊、張瑞芳、秦怡、齊白石、徐悲鴻、張大千、傅抱石、潘天壽、關山月、李可染、豐子愷、林鳳眠、丁聰、賀綠汀、馬思聰、熊十力、梁漱溟、張君勱、陳寅恪、馮友蘭、朱光潛、胡適、翦伯贊、張伯苓、羅家倫、晏陽初、陶行之、黃炎培、梅貽琦、馬寅初、潘序倫、章乃器、沈鈞儒、史良、吳有訓、吳健雄、嚴濟慈、吳大猷、侯德榜、茅以升、竺可楨、李四光、童第周、梁思成、徐志摩、戴望舒、吳作人、郁達夫、梅蘭芳、聶耳、蘇步青、洗星海、葉聖陶、蔡元培……
1、教育全免費
中華民國成立後,孫中山立即強調在中國實行免費義務教育。1912年,中華民國教育部明確規定:「初小、師範、高等師範免收學費。」
免費上師範就成了當時很多家境貧窮的學生接受教育的唯一途徑,毛澤東就是在湖南師範學校畢業的。1946年國民政府制定了《教育憲法》,定位準確,要求明細,茲列舉幾條:「教育文化應發展國民之民族精神、自治精神、國民道德、健全體格、科學及生活智慧。」「國家應注重各地區教育之均衡發展,並推行教育,以提高一般國民之文化水準。」等等。
2、教育經費
《教育憲法》規定:「邊遠及貧瘠地區之教育文化經費,由國庫補助之。其重要之教育文化事業,得由中央辦理或補助之。」「教育、科學、文化之經費,在中央不得少於其預算總額15%,在省不得少於其預算總額25%,在市、縣不得少於其預算總額35%,其依法設置之教育文化基金及產業,應予保障。」業內人士可以對照60年前的這個標準算今天的賬,看看有沒有差距。
3、教師薪水
1927年公佈的《大學教員資格條例》規定,大學教員的月薪,教授為600元-400元,副教授400元-260元,講師260元-160 元,助教160元-100元。教授最高月薪600元,與國民政府部長基本持平。在20世紀30年代初,大中小學教師的平均月薪分別為220元、120 元、30元;而同期上海一般工人的月薪約為15元。
20世紀40年代的《教育憲法》規定:「國家應保障教育、科學、藝術工作者之生活,並依國民經濟之進展,隨時提高其待遇。」資料顯示,當時普通員警一個月2塊銀洋,縣長一個月20塊銀洋,而國小老師一個月可以拿到40塊銀洋,民國時期小學教師的地位和待遇要遠遠超過縣長。民國時期對教師待遇的重視和投入讓今人望塵莫及,汗顏不已。
4、多樣化的教育格局
當時的中國是公立學校和私立學校並存,形成了一個參差多態而又富有彈性的”差序格局”。南開中學就是私立學校。私立學校跟公立學校比起來有靈活自由的優點,當時的文化環境足以讓私立學校生存並且發展,上對於私立學校也沒有偏見,這一方面得益于其時的文化生態,同時也得益于民國教育家的胸襟。
5、不惜代價辦教育
抗戰前全國有4億人,當時的西部只有1.8億人,抗戰爆發後大後方湧入了5千萬人口,而當時西部的國民生產總值不到全國的30%,民生工業只占5%,卻要養活50%以上的人口。在抗戰最艱難的時刻,當時的國民政府卻真正實現了免費義務教育!
據著名學者何兆武所述:在西南聯大上學時,大學生不僅免學雜費,而且還免每天的午餐費,如果學生上學仍然有困難還可以申請助學救濟金,且助學救濟金在大學畢業後可以不還。同時,抗戰客觀上為我國的西部教育帶來了發展的契機,使西部諸省在基礎教育方面有了很大的發展。
國民政府教育部於1937年底開始在四川、河南、貴州、陝西、湖南、甘肅、江西、安徽等地先後成立了22所國立中學及3所國立華僑中學,先後培養教育了10萬「戰區流亡學生」。
--網絡轉載
責任編輯:南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