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宇:從倫敦格蘭菲爾塔樓大火想到的
【大紀元2017年06月20日訊】雖然格蘭菲爾塔樓的大火早已被撲滅,但外界輿論對這場災難的指責之火有如燎原之勢無限蔓延,黯黯陰雲仍密布在英倫上空,抗議者們出現在街頭,矛頭直指市政府乃至首相特麗莎‧梅。
6月14日凌晨時分,一場突如其來的大火,吞噬了位於西倫敦的「格蘭菲爾」塔樓里数十人的性命,至今為止已有79人喪生,如今慘案發生的大樓只剩下斷壁殘垣,許多無家可歸的倖存者們對失去家園的悲痛感,正逐漸轉化為憤怒,原因是這本是一場可以避免的災難。
雖然大火起因至今未明,但據《泰晤士報》聲稱,大樓本應具有相當程度的防火措施,但護牆板卻屬於易燃物,該材料在美國12米以上建築中屬於禁用品,此外該樓居民多年來一直在向市政廳反映大樓潛在的隱患問題,但都沒有得到應有反饋,甚至連逃生須知都有嚴重問題,許多倖存者表示,如果他們按照逃生須知上所描述那樣,坐等家中待援,同樣會命喪火場。
突如其來的問題,令當地市政廳已經猶如熱鍋上的螞蟻,因為他們除了儘快安置災民,找出火因之外,只有更多的官方言辭,絕無可能讓死者復生,讓損失一切的受難者拿回曾經擁有的,很快矛盾就上升為衝突,示威者憤怒地衝進市政廳,依靠警員的阻攔,才沒有釀成暴力事件。就連來視察的首相梅,如今也成為了眾矢之的,只因她沒有及時探望災民,就被抗議者譴責,說她冷酷無情,還說她是膽小鬼,不敢面對受災民眾的指責。
抗議者的這種過激行為,雖然其心情是可以理解的,但客觀而言,作為首相的梅,在這件事上犯了什麼原則錯誤了?她第一天就去了火災現場實地考察,見了消防人員,但是沒有像工黨領袖科爾賓那樣去和受災者見面,沒有和他們握手,也沒有去擁抱他們。沒有人知道為什麼她不這樣做,她自己從來沒有解釋過。
抗議者說她是膽小鬼,不敢面對憤怒的民眾,也許是這樣吧,但話說回來,將更多精力放在如何解決問題本質上,又有什麼錯呢?人家沒去握手,並不意味著她就不尊重受災者,也不意味著她心裡毫無觸動,更不意味著她什麼都不做。
反過來說也一樣,91歲的女王帶著孫子威廉王子來慰問了,這當然讓受災者和志願者們受到鼓舞,但也沒有人期待她能做出什麼改變。
說到底,無非是如何嚴懲以及如何善後和預防,現在最大糾結點,無外乎那易燃的材質上,近來越來越多的人開始爆料,早在幾十年前,就有專家人士指出這一材質的隱患問題,但都「一如既往」的被忽視,據說是因為沒有錢,從2008年經濟危機開始,英國一直就在執行緊縮政策,減少開支,連教育,醫療投資都減少了。
可能還帶著那麼點兒僥倖心理:沒見到英國哪個塔樓因為這種材料而發生火災啊……等到見到的時候,已經太晚了。
事實上縱觀歷史,同樣的悲劇一直在不斷重複著,在事情沒有惡化之前,謹慎者的忠告永遠都是被忽視的,人們都不斷自我麻痹曰「天塌不下來」,等到天真塌下來的時候,再去亡羊補牢,對受害者雖已於事無補,對其他人則為時不晚,趕緊自我完善,消滅掉這一危機,但也許同時有另外一個隱患正在暗處潛伏著。《每日電訊報》就直言此次事件是「一場遲早會發生的災難」。
根據一專家所言,其所檢查的建築物外牆有一半都沒有達到防火規格,當然,為了人命,人們都希望政府拿出錢來儘快改建這些建築。作為一個民選的政府來說,我相信,英國自今兒起,所有新樓的建築,絕對不會再使用這種易燃材質了,而那些已經採用的,英政府也會盡最大努力,逐一改建。
可我也絕不相信,新建的樓會沒有任何瑕疵,只要是人造的,就會有漏洞,就會有這樣那樣的隱患。
突然想起泰坦尼克號,當年也曾號稱是「上帝也沉沒不了的郵輪」,結果呢?處女航就沉了,難道是設計師的錯麼?這郵輪是設計成就算直接撞上冰山,都不會沉的,結果陰差陽錯的一個刮蹭,這寸勁兒要了上千人的性命。
世上本沒有不沉的船,無隱患的樓,完美的人。也正因為如此,這個社會才需要民眾的反應,督促和監督政府行動,哪怕是過激一些,政治家也必須忍耐;這個社會更需要敢說話的專家,和敢報導專家的話的媒體,可能有些事情仍然無法提前避免,但至少能保證事後可以追責,以後不再犯同樣的錯誤。#
責任編輯:文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