築牆治水患vs.超大蓄水池 都市面臨防災新課題
【大紀元2017年06月18日訊】(大紀元記者李怡欣台灣高雄報導)(2016)年底到今年初的冬季是史上最熱冬天,過年期間氣溫高達27、28℃,去年全台均溫24.4℃更創下史上最熱紀錄,難以捉摸的極端天候型態將是未來常態,氣候變遷是人類無法迴避的課題。很多人都感覺到,近年來強烈颱風與短時間強降雨明顯增多,不是暴雨、就是乾旱,人們不斷平衡與大自然相處法則,並以各種手段修正環境策略,降低災害損失。
氣候變遷對都會區影響甚鉅,台灣有近八成人口居住在城市,都市硬鋪面取代過去到處可見的農田、埤塘等天然透水空間,極端氣候考驗城市調節能力,打造防災「韌性城市」已是當前重要課題。
雨太大排不及 高雄準備好了嗎?
去年梅姬颱風挾帶驚人雨量,百年一遇的水災,讓高雄諸多地區泡在水中,部分沿海地區海水倒灌、愛河感潮帶漲潮造成市區淹水,旗美地區降雨量超過百年重現期,一夕間變成水鄉澤國。檢討原因,高雄市政府表示,因雨勢又急又快,原本排水系統瞬間無法負荷導致水災。
成功大學防災研究中心主任謝正倫表示,現今降雨經常超出工程設計標準回歸期,為了保障民眾身家安全,高雄有必要重新檢討城市防洪強度。
都市急遽發展 治水方針走老路?
高雄是台灣第二大城市,縣市合併後的人口將近280萬人。過去百餘年來,隨著高雄港區開發與重工業群聚,人口快速移入,土地大量開發,都市化導致農田、埤塘、湖泊與排水路快速消失。近年來,高雄飽受淹水之苦,潭美(2001年)、莫拉克(2009年)與凡那比(2010年)等颱風都造成高雄重大水患。
中央自2006~2015年,從民進黨政府時代提出8年800億元「易淹水地區水患治理計畫」,後有國民黨執政提出6年600億「流域綜合治理計畫」,高雄在這兩期治水計畫共申請核定180億元經費,用於拓寬排水路、橋梁增高、興建滯洪池等,整治前易淹水地區面積約8,116公頃,整治後改善淹水面積3,568公頃,但是「梅姬颱風還是淹慘了」。
謝正倫表示,後續還得持續投入百億維護預算,兩期工程已發揮相當功效,但仍未盡其功。到底,什麼才是最適合高雄的治水方針?
氣候極端,旱澇不均情形在都會區情況嚴重,現代治水該有哪些因地制宜的創新對策?謝正倫表示,過去台灣治水採「防堵」策略,人與水之間築起涇渭分明的水泥牆,降雨經常超過工程設計標準,人工建置的排水設施已不足以應付天然災害,還破壞景觀,阻絕非汛期時民眾親水權利,且修繕成本高,都市環境也因此縫縫補補,變得不甚美觀。
「災害在進化,治水觀念也要進步。」謝正倫認為,過去「高市治水綱要計畫」諸多策略未考量極端氣候因素,隨著「超過排水系統防洪標準降雨」課題出現,高雄地區中長期水患治理計畫應朝強化系統間整合(如道路與排水系統的整合)、土地利用調適、逕流分擔與出流管制,都會區開發須努力克服用地取得問題,都市防洪規劃以排水渠道系統調整,配合滯洪設施來加以推動。
前瞻水環境建設 高市提200億計畫
今年行政院推出前瞻基礎建設計畫,其中水環境建設編列2,500億元(占總計畫28%預算),打算從2017至2024年,目標改善淹水面積200平方公里、每日增加10%約100萬噸日常供水,恢復河川生命力及親水永續水環境,水利署指出,台灣面臨的氣候變遷挑戰特殊,在2015年經歷嚴重的枯旱,同年也因蘇迪勒颱風造成台北大停水,「再不做就來不及了!」
「水環境建設」子計畫「縣市管河川及區域排水整體改善計畫」預算共720億元,高雄市提出規模200億元的競爭計畫,列出104件約85億元改善排水工程。
高雄市水利局總工程司韓榮華指出,高市轄內諸多排水系統僅2、3年防洪標準,此次提報104件中,有29件針對雨水下水道提高防護到5年重現期。但是,面對時雨量80、90毫米的急降雨,很輕易的就超過雨水下水道10年重現期標準,不斷提高防護標準也追不上越來越極端難測的天氣。
他表示,除了提高防護標準,市府也採取微滯洪、再生水廠、補助綠屋頂和中水回收系統、建築滯洪池共構等同步進行,多管齊下解決水利問題。
打造水綠城市 美麗景觀亦能抗災
2009年莫拉克風災後,水利署針對都市計畫區淹水問題,提出流域整體治理規劃,以「逕流分擔、出流管制」重新檢討土地恢復對雨水之天然蓄留功能,增加入滲、減少逕流;並進行出流管制,超過設計基準之逕流,設法分擔於流域內,打造不怕水淹的城市。
謝正倫認為,防水城市也可以是美麗城市,治水除了考量水的物理特性,還要考慮生態文化景觀,「防災又漂亮,才是高雄需要的治水策略」,滯洪池有助水環境營造,透過適當規劃,除了可治水防洪外,亦可有生態景觀、綠化及水質改善等附加功能,微型滯洪池利用都會區既有土地營造滯洪空間,將有可能減低短延時強降雨的致災風險。◇
責任編輯:葉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