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2017年05月29日訊】(大紀元記者江禹嬋台北報導)中、港、台三地,近幾年因社會運動有著緊密的連結;尤其香港「雨傘運動」後,這些參與運動的年輕人被稱作「傘兵」,隨後投入了政治運動,「青年新政」就是在這樣的情況下成立;台灣則是在太陽花學運後,催生出「時代力量」,這些政治新星與形式轉變,都圍繞著中國因素。他們漸漸發覺,必須要有效解讀中共的思維,與之應對交往,港台才能走出自己的一條路。
新新聞日前舉辦創刊30周年「新領袖論壇」,邀請台灣、香港與中國三地青年領袖對談,與談人包括太陽花運動領袖林飛帆、香港公民黨黨魁、立法會議員楊岳橋、因「宣誓風波」被取消香港立法會議員資格的梁頌恆,以及中國資深媒體人賈葭。
代表青年新政的梁頌恆,當選後卻因為宣示風波,被取消了立法會議員的資格,成為最短命的立法會議員。梁頌恆提到,自己在宣誓時披上「香港不是中國」,而被取消香港立法會議員資格,對於外界有聲音質疑其做法是否過於激進。
梁頌恆回應,如果罵了它(中共)兩句,就很激進的話,那全世界都很激進,因為全世界都在罵中共。梁頌恆強調,主張香港前途自覺是進步的價值。
台灣關心中港發展 才能走出國際
為何要理解香港與中國?這是很多人的疑惑。林飛帆談到,過去多數社會運動,只要涉及到中國相關議題,許多人質疑,台灣作為一個民主國家,為何要在兩岸三地框架之下跟中國、香港等地去談所謂公民交流部分,彷彿會擔心這樣的作為,會將台灣鎖進一中框架的泥淖裡。
林飛帆認為,這樣的擔憂並不存在,「若是完全把台灣置於東亞政治局勢來看,甚至不談論關心香港、中國,就認為是對台獨的一種保證,這是過度偏狹的想像。」唯有向東亞各國分享台灣的經驗、互動,才是被國際看見的重要關鍵。
中國崛起? 賈葭:虛幻假象
去(2016)年在中國被失蹤的媒體人賈葭,一發言就先道歉,坦言現在必須有很嚴重的「自我審查」,如果他講真話的話,無法想像自己會再遭遇到什麼事情。對於外界吹捧中國崛起,賈葭則分析,「這是一種假象。」
在所謂崛起背後,有大量內部問題是一般人無法看透的,包含貧富差距過大、分配不均等。過去中國社會經濟枷鎖太多,只要它輕輕一放,社會經濟就會有活力,可以形容為「一抓就死、一放就活。」
他細數,過去幾年言論管制的事件,包含汶川地震、三鹿奶粉事件、茉莉花事件、蘭州自來水汙染事件、《炎黃春秋》被迫停刊事件,每年都有類似幾次事件,在我們看來是見怪不怪了。過去台灣議題在中國幾乎等同「顯學」,他們認為,台灣民主經驗可以讓中國借鑑。2013年後,中國出現一批學者,主張台灣經驗不適用於中國,台灣的民主議題便被刻意淡化。他認為,自己對中港台未來感到悲觀。
賈葭無奈地說,我們在中國待得很悶,二、三年前許多中國人民聚在一起還會討論政治,現在幾乎都不討論了,在我看來就是「混吃等死、醉生夢死」這個樣子。
「中共不等於中國」 區分兩者很關鍵
中、港、台社會運動者幾年前就已密切交流,私底下也經常見面聚餐討論,直到318太陽花學運發生時,賈葭談到,打開電視、訊息看到陳為廷等人,都是熟面孔。不過也感慨,很多態度激進的人,「沒有把中共政權,以及中國人民分開來看」,這樣是很不公平的。
林飛帆認同地說,若是把所有來台灣的陸生、中國公民視為中共政權的本身,是蠻危險的事情。也顯示出對中共政權的不理解,「我認為區分這兩者是相當必要的」,也是非常重要的關鍵。
楊岳橋則拋出一項問題,台灣經歷過這麼多的「偶然」,民主大多是從下往上改變,但若不是蔣經國願意開放,也不會這麼快,但香港卻無法擁有這些。他憂心,在香港政治緊縮下,若中共不願釋放權力,走過去台灣開放民主自由的路,若給香港真普選,真能選出適合香港的人選?
中共內部矛盾大 港台前景不悲觀
對於中共是否願意走向蔣經國道路,很多人有不同的解讀。許多西方學者認為,執政者願意釋放權力,是國家能否走向民主化的關鍵;林飛帆分析,若沒有草根力量來監督要求執政者,恐怕民主化還要等上好幾十年,「台灣草根力量、社會運動,正是台灣民主化重要關鍵。」正如中國目前各地的維權運動,所起到的作用也正是如此。
長期對於中國因素有深入研究的他呼籲,「香港與台灣,必須對中共政權要有一定認識」,雖然香港目前處於困境,但我們還是要對民主制度有信心。最近有個最好的參考範本,就是美國,是否會因川普上任而崩塌瓦解,還是反而經過此試煉後,對美國民主政治體制更加鞏固。因此,林飛帆認為,港台前景並不悲觀。
若嚴肅地看到中國局勢,改變也並非是不可能。林飛帆分析,中國雖然目前處於中共這部黨機器統治之下,看似穩固,但內部矛盾非常巨大;包含十九大,中國公民社會抗爭、香港新特首上任,顯示中共想要找到一個聽話、溫和的人管香港,但這反而提供一個機會,港人必須想辦法延續雨傘運動的能量,讓香港人有機會提出自己的政治意志。
李明哲事件 中共探台灣底線
至於NGO工作者李明哲入境中國後,被國安單位關押至今,此事該如何解決?賈葭認為,從中共的統治邏輯來看,就是在試底線,現在李明哲在它手上,正在測試台灣還能失去什麼?
林飛帆認為,中共在測試台灣民意對此事的反應,中國透過「掮客」與李凈瑜斡旋,同時也釋放訊息,未來兩岸不管發生綁人或其他各種衝突,中國都會「跳過台灣政府」,因為台灣政府不承認「九二共識」,這是它的政治目的。但是李凈瑜不願配合,讓這模式無法得逞。
不過李明哲被關押,是不是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的系統主導?或者是因中共內部權力衝突,林飛帆認為,是有人想在他與美國總統川普會面前、或十九大之前搞他,坊間對此的傳聞很多,這些消息也值得進一步了解。
林飛帆:台灣經驗可成港台新典範
台灣過去不斷在統獨議題上打轉,兩岸也處於對峙到交流的過程,到底台灣在如何看待自己,或是國際如何看台灣?太陽花學運領袖林飛帆分析,必須把台灣放在全球化的框架去理解,再縮小範圍,至少要把台灣放在東亞地緣政治上去看待、理解台灣,而非只著墨在台灣自己本身。這時就會發現,將台灣經驗與各國交流,甚至可成為一種新的model(模式),進而讓國際看見台灣。
如果要理解台灣在整個中港台三地關係。林飛帆說,還有一個非常重要的視角,過去也較少人注意,就是有許多人認為不用去理解中國、關心香港,把台灣催生為一個獨立自主的國家才是最重要的,林飛帆說,「但我今天要反駁這樣的論點。」
為何這麼說?不觸碰中國、香港議題,是建築在國族主義上,希望藉此區隔跟中國、香港的差別,但是正是因為在國族立場上要有所區隔,才更該把台灣放在全球化的框架去理解。台灣作為民主國家,即使很多經驗、作為,在外界看起來是成功的,但我們都知道台灣有非常多的侷限。
當我們在討論中國因素影響的範圍,其範疇一定不只是在中國內部,或是港台等地,而是一個全面性,對於整個東亞都產生影響;這影響還有另外一面,是把中國因素拉到整個大的國際政治格局,近日美國川普上任、英國脫歐,導致全球性保守主義崛起。但是還有另一面,就是當中共因素對外影響加劇,更加劇保守派的抬頭。
台灣要在全球化、甚至東亞區域扮演何種角色?台灣的民主經驗,不管是成功或是失敗,要如何提供給其他地區國家,或是產生什麼樣的影響。
林飛帆進一步提到,許多東南亞朋友憂心,中共試圖針對部分正面臨民主化的東南亞國家,提供另一種model,想要將中共這種「高速經濟成長」,「維穩」經驗,以及政治空間的緊縮,提供給這些國家的領導人參考。
然而這套模式的確有利於其經濟成長,讓許多國家躍躍欲試,林飛帆觀察到,這點讓很多東南亞從事社會運動者非常的憂心。
中共同時一方面提供有效經濟發展的「模式」給其他國家,另一方面壯大中共經濟、政治影響力時,卻也刺激各國想要保護自己的心態,形成保護主義抬頭,這兩種勢力加劇碰撞後,造成東亞所謂保守主義的崛起,台灣作為地緣政治的其中一環,當中一個角色,也慶幸台灣至少沒有碰到如此保護主義的政府,極端的排外。
林飛帆認為,這提醒我們一件事,台灣先天優勢,就是在短暫的20年民主經驗中,雖然年輕,但也發展出屬於我們自己的生存模式,也避免走向極端,不管是急統,或是極度排外的民主主義,來主導台灣社會。
正是因為在這樣的狀態之下,台灣反而可以吸引到不同國家,累積與各國的信任度,甚至重新跟國際社會打交道一個很重要起點。
林飛帆認為,若思考台灣要如何獲得國際社會的承認,這點是非常值得思考的地方。換言之,在國際上極度保守主義抬頭的當下,我們也提供了另一項model ,當台灣有更多人能夠把台灣拉高到國際上來看,台灣將會提供給中國、香港一個新的典範。
了解共產黨 港公民派黨魁:成年輕一代必備知識
港台過去幾年不斷對抗中共逼迫,香港公民黨黨魁楊岳橋表示,不管你喜歡不喜歡,討不討厭,大家必須要去認識中共這個政權;他說:「了解共產黨,這是未來年輕一代需要掌握的知識。」有了知識,用與不用是你的選擇,一旦需要時,卻發現沒有這一塊知識,肯定是吃虧的。
中共政權是個不斷獨裁進化的政權,它對香港的了解,甚至比香港人自己還多,它已花超過40年時間來了解香港,這一點台灣也一樣,中共有的是資源與意志,對港台認識,肯定是比港台對它的認識還多且深刻,「如果要跟它打交道,卻不認識中共,吃虧的永遠是自己。」楊岳橋道出他長期來對中共的認識的心得與建議。
香港特首選舉才落幕沒多久,選民有1,194人,林鄭月娥獲得777票,是香港第五屆行政長官,亦是首位女性行政長官。他分析,對香港選舉數字不代表一切,選舉前民調,林鄭月娥的對手是曾俊華,曾是六成、林鄭為三成,但是最後結果出來,曾俊華只拿到365票。民調與票數是分開的。因為可以投票的人幾乎都是跟北京有深厚關係的保守派。
細數過去香港特首,從商人董建華開始,歷經曾蔭權這種典型高級公務員,接著的梁振英做得更差,所做所為澈底惹毛香港人。
楊岳橋分析,曾蔭權、林鄭月娥都屬公務員,兩者有何區別?曾履歷較豐富,擔任地區官員、財長,具國際視野,在金融風暴中立過功,林鄭都沒有類似經驗。不過曾蔭權是屬管制人才,林鄭是管理人才,這點可看出,北京已不需要任何管制人才,它現在只想要聽到命令就可以有效執行的人,這就是林鄭月娥。
與曾蔭權比較類似的,就是在這次選舉中的曾俊華,但這次北京政府選擇扶植林鄭月娥,就可窺見北京現在對港策略為何。
中共在中國近70年,從過去經驗中看出中共多次接觸選舉,但它並非「參與」選舉,而是在背後「管理」選舉,懂得玩這些遊戲,從過去隱身在後,現在連裝都不裝,直接告訴大家必須以我為主,這就是中國共產黨的DNA,它就是如此。
至於兩岸青年如何交流?港台關係,是兩岸關係上的一個小格局,除非兩岸關係有正向的改善,否則中共對香港依舊不會放手,但不代表兩岸三地民間不會交流,互聯網關係,港台交流太方便,台灣文化軟實力,都市規劃對香港來說都有很大影響,把政治力撇開,其實台灣對香港充滿吸引力。◇
責任編輯:芸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