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2017年05月27日訊】光害陳情案件百百種,但到底哪一類型居首?根據台北市環保局統計,廣告招牌及霓虹燈投訴佔61%,但台灣目前未訂定光害管制法令,已研擬「北市光害管制自治條例(草案)」。
台北市環保局統計自民國93年起至今年4月止,一共接獲947件光害陳情案件,其中,廣告招牌及霓虹燈廣告佔約61%、探照燈及投射燈佔約27%、建築物反射光約5%、其他類約7%。
但台灣尚未訂定光害管制法令,為解決光害陳情,已研擬「台北市光害管制自治條例(草案)」,目前仍在台北市議會審議中,希望管制光源的輝度、照度及閃爍,並審查位在高速公路、快速道路兩側的大型光源看板。
環保局指出,有研究指出,人類在夜間入睡後,大腦會分泌褪黑激素(Melatonin),這種激素可幫助入睡、調節人體機能、延緩老化及預防疾病,但夜間燈光會嚴重抑制激素分泌,導致身體病變。
環保局也說,光害是城市的文明病,光害管制立法並非要讓城市黯淡,而是在規範光源使用者重視他人權益。(轉自中央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