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门威尼斯人赌场官网

波士頓

學人議 氣候災害防護 臉書社群趨勢

陸曉筠教授(前排右五)、王紹蓉教授(右二)、專協王世輝董事長(左三)、蔡明機會長(左七)及教育組黃薳玉組長(前排右六)與部分聽眾合影。(教育組提供)

【大紀元2017年05月27日訊】「2017年頂大訪問學人講座」於5月20日展開第三場,邀請同在中山大學任教的頂大訪問學人陸曉筠及王紹蓉教授擔任主講。活動由紐英崙中華專業人員協會與駐波士頓教育組共同合辦。

陸教授主講「環境災害來臨-由『景觀』角度淺談城市韌性」,分享環境災害對城市景觀的影響。王教授的講題為「那些臉書教我的事:那些線上的你、線下的你以及你與我的交會」,分享臉書帶來的人群互動研究。

陸教授首先介紹「城市韌性」的概念,由於氣候變遷,專家著手探討如何讓人口稠密的城市更具韌性及永續性。她以波士頓與紐約兩市為例,說明兩城市預防未來極端氣候帶來災害的計劃。

濱海的波士頓市及臨河的劍橋市都研擬未來防洪計劃。紐約市經過2012年珊蒂颶風後,開始籌劃使城市抵抗洪水、颶風等適應環境氣候變遷的「Big U計畫」。陸教授例舉由Frederick Law Olmested設計的波士頓「翡翠項鍊(Emerald Necklace)」,成功將河岸旁荒廢土地設計為適合居民跑步運動的綠地公園,也藉由自然植物保存水資源,間接預防汛洪。紐約市的「高線公園 (High Line)」也是成功運用景觀設計使居民在市中心享受自然綠地的實例。

她同時例舉臺灣嘉義東石鄉的鰲鼓濕地,利用候鳥南遷棲息的特色,設計為生態保護與觀賞候鳥的地區。她說,城市可以透過景觀設計提供更好的生活,使居住環境更具生態永續性與韌性。

研究大眾傳播行銷的王紹蓉教授分享了「臉書現象」。臉書於2005年創立至今十餘載,已成為全球首屈一指的社群媒體,具有極大的傳播影響力,吸引各界探討由此引發的「低頭族」、「機不離身之重度使用者」等現象。

王教授分析,臉書使用者多分享偶而為之的海灘度假遊或至高貴餐廳用餐等炫耀文訊息,而不是日常生活的柴米油鹽。臉書(facebook)成為「假書(fakebook)」現象,王教授認為是使用者選擇性分享理想、美好的自我,從而感到快樂。

究竟是臉書的流行引發人們孤獨或快樂,還是人們感到孤獨或快樂,促使臉書使用呢?對於科技與使用者的交互影響,值得思考。

討論環節,有聽眾建議買房應考慮未來洪水及氣候變遷的因素。部分聽眾也分享自身使用臉書的心得與面對日新月異的高科技感到恐懼等。現場互動活絡,討論熱烈。◇

責任編輯:馮文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