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2017年05月24日訊】(大紀元記者林寶雲台灣新竹報導)80歲老太太間斷性咳嗽長達五年,過去反覆至診所求診,被告知為慢性支氣管炎,長期使用止咳藥,但是症狀不見起色。近日到台大醫院新竹分院胸腔內科求診,胸部X光片發現左下肺葉塌陷,胸部電腦斷層檢查發現有約兩公分大異物卡在左側主支氣管末端。
醫師為老太太安排支氣管內視鏡檢查發現氣管內異物被肉芽組織完全覆蓋,經氣管內氬氣電漿燒灼技術將氣管內肉芽組織清除使異物裸露,再以鱷口鉗將一細長型骨頭取出。在接受支氣管內視鏡治療後,老太太的症狀立即緩解。
台大醫院新竹分院胸腔內科林敬凱醫師表示,呼吸道異物多發生於兒童,其中80%以上發生在5歲以下之孩童。主要因為幼兒喜歡抓吃食物或異物,在哭鬧或嬉笑時吸入氣管,或因孩童之牙齒發育不完善,咀嚼功能差,不能嚼碎較硬食品,加上喉部的咳嗽反射發育尚未完全,故容易將食物嗆入氣管內。
幼兒之外,年長者、巴金森氏症患者、智能不足、精神病患者或企圖自殺大量使用鎮靜劑之患者也是呼吸道異物阻塞之高危險族群。急性呼吸道異物阻塞常會有嚴重咳嗽、呼吸困難、噁心想吐等症狀,但慢性呼吸道異物阻塞僅伴隨慢性咳嗽,常需藉由支氣管鏡檢查得以發現病因。
林敬凱說明,支氣管鏡為呼吸道異物阻塞第一線標準治療,但異物留存於氣管的時間越長,將使得氣管內表皮持續發炎並產生肉芽組織,造成異物移除的困難。支氣管鏡異物取出過程中,經常會遭遇許多危險,如大出血,異物移位造成呼吸衰竭等,故需選擇設備齊全且有經驗豐富的呼吸內視鏡團隊之醫院方能進行此項檢查及治療。
責任編輯:鄭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