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篳路藍縷」特展:從廉價勞動力到社會精英
【大紀元2017年05月23日訊】(大紀元記者周翰音美國馬里蘭州報導)每個來美華裔移民都怀揣着一個美國夢,演繹着一段奮鬥史。上周六(5月20日),美京華人活動中心舉辦了「篳路藍縷」特展講座,分享了在美華裔的奮鬥故事。
馬里蘭大學亞裔研究中心教授Janelle Wong介紹了早期華人移民的故事。據資料記載,最早的華人移民是在1785年乘坐帕拉斯號(Pallas)商船抵達馬里蘭州巴爾的摩。隨後,較大的華人移民潮始於十九世紀中期淘金熱時代。這些早期移民主要來自於廣東珠三角地區,作為廉價勞動力在美國從事開採金礦、修建鐵路等艱苦的體力勞動。
美國經濟大蕭條時期出現了第一次排華浪潮,對來美華人進行限制。1882年,美國頒布了「」 ,禁止華人進入美國、擁有財產、成為美國公民,只有商人、學生、老師和遊客才被允許入境。這項法案直到1943年才被廢止。
然而,來美華裔秉持著中華民族艱苦奮鬥、自強不息的傳統美德,重視教育,踴躍參軍,投身社會服務,逐步融入社會,得到了美國社會的認可。Wong博士感慨,幸福來之不易,早期在美華裔歷經了重重困難,華人移民非常重視子女的教育,教育在美籍華人的發展史上至關重要。
為慶祝亞太裔傳統月,美京藝廊在5月15日至24日期間推出了「篳路藍縷:在美華裔的故事」特別展覽。美京華人活動中心(CCACC)會長李志翔先生介紹,美籍華人的奮鬥歷程被寫入了美國歷史教科書。他說,「將心比心」,早期來美華人被歧視的經歷,讓我們能平等對待與我們有着同樣經歷的來美移民,無論這些移民來自哪裡。
艱辛的奮鬥史也引起了在場華人聽眾的深刻共鳴。與會者劉女士認為,在美華裔的奮鬥故事對她有很大的鼓舞,現在的生活環境優越,所以要更加珍惜,多為社會做貢獻。另一位聽眾Ida Wang女士則表示,她的女兒專門拍攝了一部紀錄片,講述了兩萬在美華人參加二戰的史實。
中心古箏樂團演奏了「賽馬」和「美麗的阿美利加」。伴隨着輕快悠揚的曲調,書畫家靳傑強先生即席書寫自作的贊詩《阿美利加頌》,讚頌美國環境優美,地大物博,宗教自由,政治民主,「百族相容」。
責任編輯:肖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