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2017年05月22日訊】(大紀元記者郭曜榮台灣台北報導)金融研訓院日前舉辦「新南向政策下台灣銀行業之商機與挑戰研討會」,邀請外貿協會國際行銷諮詢中心副主任陳廣哲專題演講。對於近日中國一帶一路論壇 剛結束,有媒體談到台方應站在巨人的肩膀往上飛揚,他表示,這是不可能的事情,台灣在其中扮演的角色是Nothing,「不要摔下來就好了」。
陳廣哲說,中國的一帶一路就是要把所有資源跟好處都「帶回大陸」,除了一帶一路之外,外商和台商要進入中國的內需市場存在很多困難,因當地是人治而不是法治社會,加上政府撐腰,假反壟斷真扶植自家廠商,台商容易被對方宰殺。
「而且中國大陸山寨刁鑽」,陳廣哲舉例,寶島變「寶鳥」;50嵐增加了20%的容量就變成「60嵐」;7-11變「7-12」;肯德基變成「啃他雞」等不勝枚舉。陸企用研發、品牌、通路把產品價值提高,讓台灣連後段品牌與通路都無法掌握,「哪裡有希望?去中國是找死。」
相對之下,東協市場規模夠大、距離夠近,且華人眾多、經濟影響力大,台商容易發展人脈網絡。陳廣哲表示,東協十國除了越南、緬甸和汶萊外,其餘國家的首富都是華裔,華人資產占GDP的比重,寮國達99%、新加坡96%、柬埔寨92%、泰國81%等,當地華人對台灣印象相當好,來台灣念書的僑生數量眾多,這些人很可能15年以後就接父母的家業,成為大企業家。
此外,台灣企業具有機動和彈性,習於經營複雜供應鏈及量身訂製的產品,不容易被中國、日本與韓國廠商取代。最重要是政治因素的干擾比在中國市場小。
陳廣哲說,台灣在當地較有特色的產業是服務業與餐飲業,「中國企業難以取代」,主要是國家形象良好,大部分人誠實且決策透明,產品優良與東南亞文化差異小,利潤可共享,服務內容精緻、細膩、態度客氣以客為尊,在華人世界與東南亞頗負盛名,可透過品牌累積價值,是最具發展潛力的產業。◇
責任編輯:尚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