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版人偶連今昔 高雄鳳儀書院再現學堂古風
【大紀元2017年05月17日訊】(大紀元記者曾晏均台灣報導)「十年寒窗無人問,一舉成名天下知。」中國古代的科舉考試造就了無數的舉人和進士。入京科考成功、狀元及第,可以保證一生的富貴榮華,而「書院制度」也於唐朝時期便漸漸應運而生。
目前在全台灣保存的清朝古書院中,位於高雄市鳳山區鳳明街城隍廟東側的「鳳儀書院」,是規模最大且最完整的一所書院,更是考證清朝學制的活教材。高市府文化局歷經五年整修,將原有書院建築大致保留,連文昌祠都復舊保存,現已被列為市定三級古蹟。
高雄市政府文化局考據歷史,在書院裡打造了仿真人大小比例的Q版曹公及文人書生塑像,臉上表情模樣逗趣可愛,呈現曹公出巡、儒生學堂讀書等歷史場景,充滿寓教於樂的巧思。
古人拚科考狀元郎 書院應運而生
科舉制度,最早起源於隋朝,是隋、唐到清代封建王朝以通過考試來選拔官吏文武的一種制度,對中國社會和文化產生了巨大的影響。在科舉制度史上,造就了無數的舉人和進士,直接產生了不論門第貴賤的「士大夫」階層。科考名列第一者為「元」,鄉試第一稱解元,會試第一稱會元,殿試第一稱狀元。
據載,自唐高祖武德五年(公元622年)的第一位科舉狀元孫伏伽開始,到清光緒三十年(1904年)最後一位狀元劉春霖止,在這1,283年間,可考的榜數為745榜,造就了592名狀元,再加上各代的武狀元,中國歷史上可考的文、武狀元總計有777人。
科考的成功可以保證一生的富貴榮華,為了順應民情及考生的需求,因此「書院制度」於唐朝漸漸應運而生,至宋代、元代可謂鼎盛時期,一直到了明朝、清朝年代,書院制度仍在民間廣傳盛行。
從古人留下的詩作中,可以看出當朝文人重視讀書的程度,像唐朝顏真卿的《勸學》詩:「三更燈火五更雞,正是男兒讀書時。黑髮不知勤學早,白首方悔讀書遲。」還有宋代朱熹《勸學詩》:「少年易老學難成,一寸光陰不可輕。未覺池塘春草夢,階前梧葉已秋聲。」古詩情境,勾勒出學子「雕樑畫棟,朗朗讀書聲」的景象。
但由於在順治十四年(1657年)發生丁酉順天、江南科場舞弊大案,主考官大學士柏葰等收受考生賄賂,結果柏葰等數十名考官被處斬,其餘90多名有關官員也受到相應的處罰。
到了20世紀初,中國延續了一千多年的科舉考試制度弊端叢生,從內容到形式都已變樣了。於是,中國歷史上最後一次科舉考試結束於公元1904年7月4日(甲辰年)。據載,該日清晨,經由清朝禮部會試所選拔出的273名貢士,紛紛趕至京城參加由皇帝主考的殿試,於日暮時分交卷。這次殿試的前三名為:狀元劉春霖、榜眼朱汝珍、探花商衍鎏。
清朝於次年(1905年)光緒帝頒下聖旨廢除科舉考試制度,因此甲辰科考成為中國歷史上最後一次科舉考試。
歷經五年整修 鳳儀書院重現歷史原貌
「鳳儀書院」是現今台灣保留的十五座書院古蹟中規模最大、最完整的一座,占地近四千平方公尺,興建於清嘉慶十九年間,至日治時代之前一直是地方學術重地。但歷經二百年的變遷,鳳儀書院也有許多不堪為外人道的歷史傷痕。
原舊城「屏山書院」的鳳儀書院,因林爽文事件而成廢墟。清朝嘉慶十九年(公元1814年)知縣吳性誠初抵新城(鳳山),為提振文風,向地方士紳倡議興建書院作為民間興學場所,並共同籌措資金;最終由貢生張廷欽負責整體工程興建,於道光三年(公元1823年)落成,光緒17年(公元1891年)由舉人盧德祥重新整修。
日治時期,台灣總督府推行新式教育體制,書院功能因而沒落,先後做為日本陸軍台南衛戍病院、養蠶所及鳳山郡役所宿舍。二次大戰後,書院屋舍相繼被租占戶居住並增建使用,書院格局遭嚴重破壞。
高市文化局於公元2009年(民國98年)收回管理後進行書院整修工程,至2013年完工,次年11月1日正式開放。
鳳儀書院以幽默逗趣的形式,帶領遊客遊歷清朝時期的求仕過程,完整呈現書院生活風貌,裡面也祭祀文昌帝君及魁星,其由來是依據《鳳山縣採訪冊》的記載。文化局為恢復原有的祭祀功能,特於2014年10月31日赴台南孔廟文昌祠進行分香儀式,期以傳承全台首學文化脈絡,並邀請傳統藝術藝師合力打造文昌帝君、魁星、朱熹等神像、神龕及壁畫。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歷史上也記載著鳳儀書院有院田,古時候曾收取田租與水租,作為書院的收入來源之一,但年代演變至今,正確位置已無法考究。於是文化局在前院打造了院田,擺設農夫牽牛犁田塑像,還原了當時農民耕作景象,仿真人比例的Q版塑像栩栩如生,表情模樣相當逗趣,讓來此觀光的遊客能一窺古書院的場景原貌。@*
責任編輯:蘇明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