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2017年05月15日訊】(大紀元記者洪雅文紐約報導)貝弗麗,是臺灣人,也是美國人;是財務規劃師,也是位作家,曾經出版《米飯與麵條:情愛中的美好關係》,日前她接受本報採訪時說,未來要開始慢慢著手準備下部作品《原諒》。
人常說文如其人,貝弗麗對於人際關係有著高度的敏感力。「很多人會覺得我蠻貼心的,但我同時也有一些男人的性格。」言談幽默,爽朗的笑聲,不難察覺她豪氣大度愛交朋友的個性。貝弗麗說,這是來自爸爸的遺傳。
一切從部落客開始
自2006年,貝弗麗在工作及照顧家庭的空檔中從事部落格寫作,記錄孩子的成長過程,與分享人際溝通的實用知識,其不少文章被多家媒體評比為推薦嚴選好文。現在,她部分的客戶就是從部落格上所結識。
對於成為部落客的收穫,貝弗麗以一句「無心插柳柳成蔭」形容。當時她開始寫部落格文章有兩個主要目的,第一就是想要記錄小孩子的生活、成長過程,另一個就是想分享人際溝通學的實用知識。
隨著年紀的增長,經歷的人事越多,貝弗麗逐漸看到了一些人際交往的現象,從中分析人情緒的面貌,以及面對這些情緒時該如何自處。她開始想為什麼有些人會說謊、有寂寞的影子、憤怒的情感、會吹毛求疵、捨不得,「有人不懂,或者是生活中碰到一些瓶頸,不曉得怎麼處理,我希望能分享我的經驗,幫助他們成長,走過難關。」她笑著說。
從媒體人到財務規劃師
在臺灣求學時,貝弗麗就讀世新大學口語傳播學系,曾先後於臺、美兩地擔任文字記者與編輯,也曾於美國服裝設計公司工作,之後於紐約大學進修口語傳播學碩士。
曾對新聞業充滿憧憬的貝弗麗,認為筆利於劍,「幫助更多的人」是她的一大志向。可惜事與願違,當真正踏入新聞圈後,愕然發現現實的侷限,於是輾轉來到美國讀書,期盼有一天回母校服務。
不過,在留學期間她愛上了美國這片土地,成為一位財務規劃師(financial planner)。還曾因為公司名稱上的「人壽」掙扎過一段日子。
「這個行業過去在亞洲不太被尊重,被當成推銷員。但在美國,其實涵括全面的理財規劃。」心裡掙扎的她,曾嘗試過別的工作,比如幫父親經營在大陸的生意,但後來發現自己還是喜歡做理財。於是鼓起勇氣,走入這一行。
入行第一年通常比較困難,除了必須不斷學習專業知識,還必須考取各種執照。但因個性真誠,讓貝弗麗在美國職場上廣結善緣,朋友們都來找她幫忙。頭一年便打下不錯的基礎,建立信心,之後相繼取得了七州的服務執照。
現在孩子正處於升大學階段的她,常向朋友分享「不同階層的薪水財富,有不同財富管理方式」的觀念。有些人跟她說:「我沒有錢,不用做理財規劃。」但她總會告訴他們,如果不在小孩還小的時候,開始幫他們存大學的教育基金,將來小孩長大,家庭的經濟壓力勢必會很大。她建議家長可以善用延稅儲蓄或投資,以利於資產的增長。
舉例來說,如果家庭稅賦額是28%,存兩塊錢,都不必被扣稅的話,這兩塊錢在20年後會變成一百多萬。但如果每年被扣28%的稅的話,20年後,這兩塊錢只會變成五萬多美元。
身處美國高壓力的生活環境,貝弗麗分享了幾項自己家庭財務規劃的要點,分別是資產保護、儲備增值及分配的規劃。資產保護是當無常(死亡、意外、生重病等)發生時,能避免擁有的資產有重大損失。儲備增值則在教育基金、購置房產、創業、退休金等做規劃。而在資產的分配上,則注重於退休金和遺產的規劃。
目前有很多華人新移民來到紐約生活,財務方面的知識都不太了解,她提醒買保險時一定要留意簽約內容。理財規劃是相當專業的知識,在美國的金融銀行都有評級公司在做評價,如果要做財務規劃一定要找專業、評價好的公司,和一位有道德的理財顧問。
「這行業就好比醫師一樣,醫德醫術都很重要。」反觀過往,談到自己輾轉在各行各業的經歷,貝弗麗笑說,「我其實不是換了很多工作,而是在摸索自己最喜歡什麼行業。」對於過去的挑戰,她認為沒有什麼不能克服,只要有心,對自己有一個承諾,堅持執行,就能一關一關地走過來。◇
責任編輯:艾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