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2017年05月25日訊】(大紀元記者羅蓉蓉綜合報導)近幾年來台灣掀起一股韓流旋風,幾部成功的偶像劇,更讓少女們為之瘋狂,看完韓劇是不是很想吃韓國美食呢?尤其是酸酸辣辣的泡菜和韓式辣醬深受台灣人喜愛,常見的料理有泡菜炒年糕、部隊鍋、排骨烤肉、冷麵,在家動手做,不僅能輕輕鬆鬆享受韓式美食,更能吃得安心健康!
山野菜拌飯
韓國人對吃拌飯很講究,五顏六色的拌飯色香味俱全,是韓餐中的代表名作之一。在米飯上鋪滿了各種香味撲鼻的新鮮山野菜,用辣椒醬攪拌均勻後就可以吃了。
韓式排骨湯
排骨湯在韓國是很有名的料理,通常用大塊的牛排熬出湯汁,是婚嫁等重要酒宴上不可或缺的美食。排骨味道鮮美,除煲湯外,也常常會用來烤著吃或蒸食,營養豐富。有時排骨湯甚至會加入馬鈴薯成為韓式馬鈴薯排骨湯,馬鈴薯在口中融化的好滋味,加上軟爛的排骨肉和濃郁的湯頭各種美味交融在一起,非常吸引人。
韓式排骨烤肉
韓國排骨是指牛肋排旁的肉塊。方法是先將新鮮的生排骨順著紋理切開後,用數十種食材混合而成的調味料醃漬,再放置於冷藏庫中低溫24小時完成的調味排骨。通常食用烤肉時,會搭配上一些小菜,如:涼拌茄子、涼拌蘿蔔、涼拌綠豆芽、炒馬鈴薯絲等,或者將烤好的肉片包在生菜內食用,風味絕佳。
紅豆粥
與中國北方人不同,韓國人在冬至當天是不吃餃子的,而要吃紅豆粥。在紅豆粥裡面是看不到一粒粒的紅豆的,只有濃稠的紅豆沙和粳米。這是一道作為正餐的粥,吃的時候還要配上各種泡菜。有時也會根據年齡大小,在紅豆粥裡放入同等數量的糯米小湯圓。
打糕
打糕,是朝鮮半島當時韓國、朝鮮兩國人民以及遷徙到中國的朝鮮族的傳統食品。做打糕非常費力,要把糯米煮熟後反覆捶打而成。食用時切成塊,蘸上豆粉,白糖或蜂蜜等,吃起來味香。朝鮮族歷來把打糕當作上等美味,每逢年節或婚姻佳日及接待貴賓時,都要做打糕。
春川鐵板雞
以厚重鐵盤裝盛的「春川鐵板雞」,原本是韓國江原道道府春川市的鄉土美食。雞肉事先以韓式辣椒醬、泡菜、水梨汁醃過,上桌時得先開大火逼出香氣,再轉改小火慢煎,加入蔬菜、菇類,等到蔬菜、菇類的精華釋出後,清甜的蔬菜汁調和了雞肉的鹹甜辣味,食用時嘴裡還會散放出辣椒的辛香。最後可加上年糕、麵條、起司或是地瓜,搭配冷的海帶湯,別有一番風味。
部隊鍋
部隊鍋類似於西式濃湯火鍋,起源於韓戰後,當時因為戰爭導致物資短缺,軍營附近的居民及軍人使用從美國部隊來的罐頭肉、香腸和豆子罐頭,開始做出的鍋料理,再加上豆腐、泡菜和有韓國風味的醬料一起煮,湯頭十分濃郁。也可以加入泡麵或韓國年糕一起食用。
蔘雞湯
參雞湯是使用整隻全雞燉煮,將糯米塞至雞腹內,再加上紅棗、銀杏、蒜頭等食材,靈魂要角「人參」當然更不可少。燉煮了長時間後,雞腹內的糯米也都吸收了人參和雞湯的精華,軟嫩的雞肉令人垂涎欲滴,食用雞肉時,沾點鹽巴或胡椒會更提味。
鬆糕
鬆糕是韓國中秋節的代表食物,象徵豐收對上天獻上感謝的心意。可使用紫心地瓜粉、南瓜粉、艾草粉、綠茶粉等健康又有變化的食材,內餡亦可選擇符合個人口味、且富含膳食纖維的健康豆類,像黑白芝麻、栗子、綠豆等。通常會將麵糰揉成代表秋季豐收的柿子、南瓜等模樣,還有各樣果實、半月型或葉子等,適合全家大小一起動手做。
米腸湯
米腸是韓國特有的街頭小吃,外觀如同台灣糯米腸般的外形,卻類似豬血糕一樣的黑紅色澤,咀嚼口感卻比糯米Q彈許多,又稱為「血腸」。只要將原料黏米、豬血、冬粉等多種食材,灌入腸衣就是道地的韓國血腸。一節節黑色的血腸,常常讓外國遊客聞之色變,帶有點豬血腥味的血腸,是韓國下酒菜的最好選擇,可說是另類的韓國美食。
米糕
米糕基本上是糯米或大米為主要材料,餡料配搭有紅豆、綠豆、黃豆、芝麻及栗子等。韓國人吃米糕的歷史幾乎與吃穀物的歷史一樣悠久,而且米糕也伴隨着韓國人的生老病死和婚喪嫁娶,亦是大時大節不可少的賀節食品,還可根據不同季節做出花色各異的米糕。
韓式冷麵
冷麵通常一般於夏、冬兩季食用,湯較少,多用碗,也可以用碟子盛裝。冷麵的製作食譜極為簡單,麵條煮熟後立即放入冰水中泡涼,韌性極強很Q彈,再放入鹽、醋、醬油等調味料,也可加入蕃茄、小黃瓜、泡菜、或朝鮮辣醬、芥末醬等。拌著冷湯一起食用的冷麵,十分爽口。
韓式炸雞
是一種韓國風味的炸雞,是快餐店、餐廳和酒吧的主菜,也可以被當做零食。韓式炸雞在做法上有著獨到之處。韓式炸雞在炸之前要進行醃泡,韓式炸雞要炸兩次,所以比一般的炸雞還要脆,含油量也較少。韓式炸雞口味很多,有原味、香辣醬料味、醬油味、燒烤味、大蒜味、蔥絲味和蜂蜜等。
責任編輯:卓惠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