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2017年04月20日訊】(大紀元記者蔡溶紐約報導)紐約華埠牌樓或門戶地標的發展計劃,經過多年來的探討,一直「只聞其響不見動靜」,現在終於有了突破的機會。19日,紐約市交通局、華埠共同發展機構和藝術研究機構范艾倫學院(Van Alen Institute),向民眾徵詢創意設計方案。
堅尼路旅遊信息亭所在的三角地帶,是進入華埠的咽喉之地和交通要道。從這裡向西穿過曼哈頓下城,經荷蘭隧道可達新澤西州;向東經曼哈頓大橋通往布碌崙。這裡來往車流量巨大,加之臨近堅尼路地鐵站,人流集中。現在這一地段將改造,市府有意在這裡建牌樓或是門戶建築。
這個門戶建築的首要目的是為唐人街和周邊社區提供一個新的地標,體現文化,刺激經濟發展。市府徵詢創新的方案,在唐人街和小意大利南邊歷史悠久的勿街入口處,建造一座標誌性的現代社區風格建築,跨越藝術、建築,兼具象徵意義和實用功能,讓這個公共空間成為紐約市最具活力、歷史悠久社區的充滿活力的地點。
早前華埠共同發展機構執行總監陳作舟曾邀請城市科技學院的學生,在華埠客流量大的交通樞紐地段,設計八個標誌性的門戶地標,以此激活唐人街的公共空間。經過長期爭取,其中一個門戶──堅尼路三角區終於獲得市府綠燈,曼哈頓下城發展公司及曼哈頓區長辦公室將提供資金。
去年8月,華埠共同發展機構、市交通局、曼哈頓區長辦公室等機構在華埠曾舉行公共設計徵詢會,有不少人說,社區要求興建華埠牌樓的呼聲日久,卻一直未能如願,希望在堅尼路信息亭所在的交通路口建造牌樓,作為迎客的大門,能一目了然,起到鮮明的宣傳效果。
交通局局長Polly Trottenberg表示,堅尼路是紐約最繁忙的大街之一,應該在這裡建造一個文化性的門戶建築,作為迎接每年數百萬購物者的大門。
現主辦方邀請來自不同背景的設計團隊提交建議,激活這個空間,設計要求既尊重社區的歷史與今天,同時結合互動技術,和增強綠色空間。主辦方將於今年下半年確定方案,中選的團隊將獲得90萬美元用來設計、實施計劃,最快到2018年初與社區合作。
有意競標的團隊可登錄網站(gatewaysto.chinatown.nyc)提交申請,獲得高分辨率的項目圖像,需在6月19日下午2點前提交設計給市交通局。◇#
責任編輯:艾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