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戲無距離 秒懂豫劇 「你會愛上她」
【大紀元2017年04月02日訊】(大紀元記者李怡欣台灣高雄報導)雋永豫劇老戲《香囊記》曾登美國紐約林肯藝術中心演出,在1992年還曾表演給前英國首相柴契爾夫人觀賞,演出後柴契爾還特地上台與演員合影,經典能跨越國界,藝術是共通語言。在台灣豫劇團服務近20年的資深編纂林娟妃表示,豫劇質樸易懂、雅俗共賞的親近性,常借以反映現實之生活抒發,引人回味。
豫劇有「骨子老戲」與「新編劇」。林娟妃說明,「骨子老戲」就是老祖宗流傳下來、家喻戶曉的傳統,如,穆桂英、花木蘭的故事等,這些經典本身故事夠強壯,才能流傳1、2百年顛撲不破,因此,演出時都會保留原汁原味,不去改編它。
「骨子老戲」角色穿甚麼衣服有一定的範兒,像是《王月英棒打程咬金》王月英綁個腰箍、頭飾花枝昭展是其招牌,而《鍘美案》秦香蓮出場一定抱著琵琶。林娟妃說,傳統戲劇有句經典名言「寧可穿破、不可穿錯。」扮相鮮明襯托角色,戲迷一眼就認出來了,因此不管京劇、豫劇還是歌仔戲,傳統戲同一角色、身分扮相大致共通。
另一種是新編豫劇,像是台灣豫劇團近期作品:融入歌仔戲味道的《飛馬行》、改編自義大利歌劇的《杜蘭朵》,則會為劇角設計全新獨一無二的專屬服飾,不會純古裝亮相,劇本方面,以跨界、改編或新舊平衡創作,尤其,豫劇受到台灣本土文化影響,語言、表演形式、唱腔、對白,與大陸豫劇在廣義解釋與養成背景上有所不同。林娟妃說,只要看一場台灣豫劇、再看一場大陸劇就能明顯體會了。
林娟妃回憶,以前豫劇是現場配樂,樂師與主角默契十足,演員狀況好,一開嗓子唱得又長又久,考驗樂師跟追臨場反應,觀眾也聽得暢快、忘我,進劇場看戲的迷人之處在於每個當下都是唯一,林娟妃希望,更多人來認識豫劇,「看豫劇需要教育,但門檻不高,看下去,一次、兩次就會變行家,便漸漸迷上她、愛上她了!」。
責任編輯:杜文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