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门威尼斯人赌场官网

台中

敬愛天地師法自然 福龍國小極翔儒藝展福田

小朋友展樹藝作品。(福龍國小提供)

【大紀元2017年04月18日訊】(大紀元記者林寶雲台灣新竹報導)以敬愛天地師法自然為辦學主軸概念的福龍國小,位於新竹縣新豐鄉邊境,是一所迷你小學,因教育具創意榮獲教育部特色小學。目前有39位小朋友就讀。校長陳昶澤說學校雖地處在不山不市的中間地帶,但在教職員們用心耕耘下,福龍國小是一塊真正的教育福田。

二十年前陳昶澤第一所服務的學校就是福龍國小,那時候有二百多位學生。二十年後因緣際會又回到這所學校,接掌時只剩下56位。上任二年半,現在只有39位小朋友。偏鄉小學學生快速流失率讓他產生許多感觸,雖然只有39位學生,陳昶澤還是很認真積極的耕耘這塊園地,在校園內處處都可看到他的用心及令人讚嘆的創意。

小朋友打太極鼓。(林寶雲/大紀元)

你今天85210了嗎?

順著校園走進教室前,首先映入眼簾的是貼在牆上的數張海報。其中一張寫著你今天85210了嗎?什麼是85210?每天睡滿8小時、一天5蔬果、四電少於2、每1天要運動、0含糖飲料。陳昶澤認為健康比什麼都重要,因此希望小朋友每天一進校園就看到「通關密語」,自然而然就會記住及去實行。其中四電指的是電視、電腦、電動、手機,每天不要超過二小時。3C產品雖然帶來進步但相對的也帶來傷害。另外一張標語-福龍兒童十大安全宣言,不僅重要,同時還要求小朋友把它背下來牢牢記住,若不幸碰到,可讓傷害降到最低點。

多元學習 學生好幸福

福龍國小因地處偏鄉,學生大多是經濟弱勢、隔代教養及外籍配偶子女。許多小朋友連書桌、檯燈都沒有,為此陳昶澤努力經營幸福龍,要讓小朋友感到幸福,一個幸福的學校,不僅請專業老師到校教學生打太鼓,打桌球、做樹藝課程等多元學習,學會打鼓後鼓勵他們到安養院表演給院友聽,體會施比受有福。另外辦夜光天使班,請老師輪流陪伴學生寫回家的功課,同時提供晚餐,吃飽後才回家,減輕家長負擔。

小朋友在八卦園種菜。(福龍國小提供)

極翔儒藝龍 展開教育福田

龍在東方是吉祥物,陳昶澤特別用極、翔、儒、藝四條龍標榜學校特色。(極翔儒藝取自吉祥如意語音)。極龍在地田園樂-耕讀「生機」校園,培養孩子實踐力、環境力。有別於慣行農業及有機蔬菜,田園樂營造一個太極八卦圖形農場,農場用的是自然農法去種菜。種的菜,除當作學校營養午餐,也是小朋友畢業旅行基金籌募的一個經費來源。農場旁的生態水池,引用外面圳溝的水灌溉,除達到節能減碳效果也為學校省下一筆支出。

生態水池引用外面圳溝的水灌溉,達到節能減碳效果。(林寶雲/大紀元)

翔龍在天雲端遊-擴展「生活」視野,培養孩子資訊力、國際力。陳昶澤曾在企業界待過8年,所以跟企業界募集到多台平板筆記型電腦,學校的植物牌是用QR-CODE。品德教育的品德牆也有QR-CODE,陳昶澤說牆壁是可以教學的。學校雖小,卻有無線上網,校聘的一位外國老師透過資訊網路幫孩子媒合美國的學校,用書信往來互相交流,將友誼延伸到國外去。

蔬菜豐收小朋友好開心。(福龍國小提供)

儒龍在林喜閱學-營造「生趣」空間,培養孩子品格力、學習力。每個學校都在推閱讀,福龍國小全校師生每天也是以身教式與小朋友用靜默式持續性閱讀,培養小朋友養成閱讀習慣。另外,學校特別在圖書館牆壁開了一扇門,讓小朋友可以拿著書本到樹林,在大自然裡喜閱學。

極、翔、儒、藝四條龍是學校特色。(林寶雲/大紀元)

藝龍在樹玩美園-珍愛「生態」環保,培養孩子美感力、創造力。透過樹藝課程,孩子自學校取材葉子、枝葉、果子.果皮.等等創造出各式各樣的美術作品,讓孩子們從取材中認識植物及美學。樹藝課結合的是環境、藝術、生態等教育。

窗戶擺書小朋友隨時可閱讀。(林寶雲/大紀元)
公益團體捐贈有益教材。(林寶雲/大紀元)
福龍兒童十大安全宣言。(林寶雲/大紀元)

攀藤彩虹花廊 有三層用意

福龍國小有座美麗的攀藤彩虹花廊。陳昶澤指出其中設計有三層用意。12張椅子代表1年12個月;7座彩色愛心,11根貫穿的藍色橫桿,表達的意涵是對孩子關愛教育7-11全年無休。第二個意涵紅橙黃綠藍靛紫許七色,代表彩虹繽紛於藍天。第三個是植栽的14顆攀藤植物,是由全校的教職員親手植栽。每一顆植栽代表一個學生,七種植栽代表學生順著愛心向上、向善攀爬,最後開出屬於自己的色彩。

攀藤彩虹花廊。(林寶雲/大紀元)
美麗校園擁有百年老樹。(林寶雲/大紀元)

福田心耕育德財 龍行寰宇展慧能

校門圍牆貼著歷代書法家石碑林,精通書法的陳昶澤也在學校貼上許多勵志聯,讓學生抬頭即可見優美文字。他說:「福田心耕育德財,龍行寰宇展慧能」是我的辦學理念;極翔儒藝是教育福田也是一個樂遊學園。在這裡二年半,無論是才藝教學或增添設備總是得到許多貴人相助;除了感恩,能回報的就是盡心培育每位小朋友未來都能成為具有品德、有智慧、有能力及對社會有貢獻的人。

精通書法的陳昶澤參與公益活動。(林寶雲/大紀元)

責任編輯:鄭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