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病體悟 李道霖要當「平價MRI」推手
【大紀元2017年03月24日訊】(大紀元記者賴月貴台灣新竹報導)原以為只是兩指無力,真正原因卻是頸椎的椎間盤突出,壓迫到神經所造成。一場頸椎的病變,讓新竹科學園區旺宏公司主管李道霖陷入深思,當年「不平凡病人」溫文玲的故事,再次觸動了他,遂發願要推動平價MRI(磁振造影),他認為台灣應該要提高MRI自造率,才能造福更多的人。
2016年9月某日,李道霖清理房子時突然發現左手末兩指無力,於是買了肌肉鬆弛劑噴一噴,經過了2個多月情況仍未見好轉,一直拖延到12月才看診。
診所院長王堯弘檢查後認為有可能是頸椎問題,建議他到大醫院照MRI,確診為頸椎的椎間盤突出,壓迫到神經造成的手指麻痺,於2017年1月11日住院,12日接受8小時頸椎大手術,17日辦理出院,在家休養了3個月。
李道霖很感謝王堯弘,他豐富的經驗提供了正確的診斷方向,同時要歸功於MRI的醫學影像設備,這次脊椎病變是他人生中的一大劫難,幸好發現得早和處置得當,否則他的下半生將會是一個頸部以下完全失去知覺的「脊椎損傷者」。
「不平凡病人」溫文玲的啟示
「1992年,一位罹患血癌的留美學生溫文玲,返國為血液病患請命,呼籲在台灣建立一個屬於華人的骨髓資料庫,1993年元月,台灣血液疾病權威、台大醫院醫師陳耀昌陪她四處奔走,拜會了當時的衛生署長張博雅,最後終於成立了台灣骨髓資料庫,至今有4千多人骨髓配對成功受惠。」
一場頸椎的病變讓李道霖陷入深思,骨髓資料庫推動者溫文玲的故事再次觸動了他,溫文玲是不平凡的病人,因自己的病而做了幫助他人的事情,這讓他想要推動「平價MRI科技專案」,在台灣既有的電子產業和醫療技術兩大強項之下,聯手自造MRI、開創新產業是可行的,他也想當個不平凡的病人,為推動「科技公益」而努力。
推動國產MRI 造福全民
目前台灣的MRI都是進口的,是由西門子、飛利浦和GE等三家大廠所生產,一台要價數千萬至1億元,如果能協助建立台灣的產業,讓台灣廠商未來製造出一台500萬元的MRI,則人人可以自費照MRI,更瞭解自己身體內部的狀況,也有助於醫師的診斷與治療。
李道霖認為,台灣有一流的電機電子人才,這種透過磁場轉換原理取得人體醫學影像的技術,絕對有能力製造生產,如同30年前,台灣政府推動半導體產業,當時半導體也是台灣不會,而國外已經會的產業,幾年下來,青出於藍更勝於藍,躍居世界領導地位;他將向政府提出專案計畫,希望促成台灣自造MRI產業,用科技做公益,造福更多的人。
責任編輯:鄭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