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2017年02月27日訊】台師大教授林思民原就讀物理系,看到環境生態的衝擊,而轉往生物領域研究,雖經常爆肝工作,卻甘之如飴,更積極投入科普教育,為科學和民眾搭起橋梁。
台灣師範大學生命科學系教授林思民表示,從高中開始就喜歡賞鳥,念清大物理系後,課餘時間還是常往野外跑,當時有很多新興的開發建設案,對環境造成影響,尤其大四時,看到原本自己常去賞鳥的海灘地將變成垃圾掩埋場,帶給他很大衝擊,讓他覺得要為環境生態多做一點事。
後來就讀研究所轉往生命科學領域,林思民坦言,剛開始有點不習慣,因為科學和生物領域的邏輯思維不同,「科學很注重準確性」,對於念數理的人來說,他們的價值觀認為輸入A就會得到B,但「生物領域充滿不可預期性和多樣性」。
林思民舉例,就像對著鳥學鳥叫後,很難預測鳥會有什麼反映;假如蓋了一條魚道,也很難預測魚是否會順著這條路行。很多事不能用理工思維來看,而是需要對環境和生物有更多考量和體貼。
很多人都喜歡大自然,但未必適合投入生物領域研究,林思民表示,多數人接觸大自然都很開心,但只有少數人可能對野生動植物有興趣。要當好的研究者,除了要有豐富的野外經驗,還要能從科學角度去思考,進而設法解決問題。
以自身為例,林思民表示,他在大學高年級到博士班之間的時間,花很多時間在野外觀察,早期山區交通還不方便,例如去司馬庫斯至少要騎車2天,還得走幾個小時的路才能到,但他常去征服這些交通不便的地方,不管觀察到何種生物都讓他很興奮,這些經驗也成為日後研究的根基。
林思民坦言,不是喜歡大自然或動植物的人都適合從事生物研究,學生可以先衡量自己的興趣是否濃厚,如果只有50、60分的興趣,可以把生物當嗜好,若有80、90分以上的興趣,再投入研究,因為真正喜歡的人就不會覺得辛苦。
「科學研究很爆肝」,為了工作和研究,林思民經常1天只睡5小時,但他卻甘之如飴,因為這是他喜歡的事情,看到動物就會很開心,這是研究動物者的特質,他還喜歡從研究中得到答案的成就感,更喜歡將這些成果用文字語言呈現。
林思民表示,自己碩士班的指導教授非常「入世」,只要有災難時,就會捲起袖子跑去災區幫忙,而博士班指導教授退休後也到關渡自然公園當義工,為不懂生物的民眾或小朋友講解,這種入世概念深深影響他,也鼓勵他投入科普教育。
只要國中小來邀約演講,林思民都會應邀前往,教小朋友認識或接觸動物,有時候看著小朋友從怕蛇到敢摸蛇、甚至喜歡蛇的過程,就覺得很有成就感,只要多說服一個人喜歡生物,都會讓他覺得很光榮,也成為自己難忘的回憶。
在現今社會氛圍下,基礎科學常常不受重視,林思民認為,現在知識都很容易取得,但大家卻忽略,知識的累積需要龐大的經費挹注,但科學發展不能只是唯利是圖,大部分民眾或政治人物不瞭解基礎科學在做什麼,因此他希望透過科普教育搭起橋梁,讓民眾對基礎科學研究有更多認識。(轉自中央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