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王松贊干布(3)藏王之請
藏王之請
大臣吞彌創制藏文,松贊干布制定十善律法後,雪邦方域普天同泰。這兩大盛事猶如日月光輝,遍照皚皚雪嶺,就連花草樹木也同百姓歡歌雀躍。
在西藏的傳說中,一日,松贊干布心自思維,為了給雪域的百姓祈福,應當修建佛像。如果用金銀等珍寶來做佛像,等到未來末劫時,眾人心生邪見,德行淪墮,恐怕金銀佛像難逃毀壞之憂。如果用土石來做佛像,又未免過於下劣。
「我應該用甚麼材質修造佛像呢?」松贊干布久思不得其解,於是向神佛頂禮,懇請開啟。吐蕃王虔心禮拜,直到天色黎明時,他豁然看到虛空顯現出文殊、普賢兩位菩薩,手執寶瓶,向王傾灑甘露。諸天神女也由雲際顯露真容,漫天的妙花伴隨著諸天的樂舞,紛紛揚揚的傾灑不盡。
諸天對王說:「具有佛心的大王啊,你降生為人主,若能以誠摯虔敬的心恭迎佛像,自然是在為雪域的百姓培積福德。在天竺南部的海岸邊,在大象所臥的沙地之下,有一尊上好的檀木,自然生成了一尊佛像,堪為稀世之寶。你就以此像作為雪域的本尊吧。」
諸天說完就隱去了。松贊干布接著想到,若要迎取稀世之寶,似乎不是凡人能夠勝任,應該派遣一位化身前往。吐蕃王凝神注目時,從兩眉間射出一道白光,化成一名比丘,逕自前往天竺南邦海岸,恭迎佛像。
化身的比丘來到天竺南方衛足城。王宮的左邊,有一座大梵塔,曾是懼留孫佛開光之地,塔名「蓮花輪」。懼留孫也就是《封神演義》中土行孫的師父。懼留孫協助周武王伐紂成功後,就去了西方的佛國世界。
衛足城的國王過去世信奉佛法,今世改信外道。每日都要宰殺牲畜,用以祭祀他所信奉的外道。比丘為了教化他,就在大梵塔的旁邊結跏跌坐,旋繞於塔。國王恰好在城樓上看到他,非常驚訝,於是派人去請比丘入宮。
比丘起初不答應,國王再三敦促,比丘說:「國王前世信佛,今世改信外道。倘若國王能夠皈依佛陀,崇信佛門,我便會入宮。」
自從佛陀滅度後,天竺五國外道盛行。為改善衛足城的國風,比丘建議國王修建一百零八座寺院,也要建造一百零八座檀木佛像。在衛足城國王一一答應他的請求後,比丘才起身入宮。
國王問比丘,來此何意?比丘說要為雪域的百姓迎取佛像,這尊天然的檀木佛像要去海岸邊才能採取。國王派人隨同比丘前往海邊。
但見海岸上,果真有眾多的大象臥在沙灘上,一動也不動。比丘說:「在這群大象中,有一面向東方,鼻子紅潤,後頸心窩有黃膽珠的那隻,旃檀就在它的下面。」
國王問:「大象臥著的地方怎麼會有檀木佛像呢?」
比丘說:「當夏季炎熱之時,凡是檀木所在之地,空氣潤澤涼爽。就是普通的檀木樹葉也能解除酷暑燥熱之苦。這些大象善識檀木,所以每當煩熱之時,就會久久臥在檀木之上。」
於是眾人驅散象群,開掘下面的沙土,果然看到一段旃檀的莖幹。王又問道:「人間本無天然的旃檀佛像,為甚麼這裡會有呢?」
比丘說:「昔日,懼留孫住世時,有一位具有神通的大羅漢從天上取得旃檀的果莢,莢中有四粒果實,他以三粒供養懼留孫,剩下的一粒掉落在佛像的身後。天女就用甘露灌溉,因此茁長芽苗。等到釋迦佛來世時,這顆小苗已經長成巨樹。然而,釋迦佛滅度後,這顆樹也在一夜之間倒地,漸漸被沙土掩埋。」
眾人挖掘此樹時,莖幹斷裂為四截,每一截樹幹都自然呈現出佛陀的形象。國王命人用這顆檀木樹幹做成一百零八座佛像安置在寺院中。
而剩下的小枝幹也呈現出神佛的形象,比丘把檀木神佛、海邊的吉祥茅草以及佛陀的舍利請回到雪域,獻給松贊干布。吐蕃王將它供奉在布達拉的山頂上,鎮守雪域諸邦。@
責任編輯:蘇筱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