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tvsmo.com

台美高科技論壇在硅谷舉行 專家暢談AI應用的軟硬件發展

台貿中心主任賴文毅(左)、NATEA-SV會長周信結(左3)與「博士創新之星」LEAP首批學員參加台美高科技論壇。(曹景哲/大紀元)

人氣: 1404
【字號】    
   標籤: tags: , , , ,

【大紀元2017年12月04日訊】(大紀元記者曹景哲聖塔克拉拉報導)2017年台美高科技論壇(UTHF),於上週六(2日)在硅谷聖塔克拉拉希爾頓飯店舉行。今年的主題是「人工智慧及物聯網數位轉型後的未來」,有8名主要演講人,並有9名來賓參加小組討論,還有台灣科技部「博士創新之星」LEAP首批學員的成果展示,來自舊金山灣區和台灣的160多人參加了論壇。

台美高科技論壇由北美台灣工程師協會矽谷分會(NATEA-SV)與台灣科技部聯合舉辦。2017年度主席楊燿宏表示,UTHF已經舉辦20年了,最開始研討的是綠能。3年前開始關注物聯網(IoT),今年則是如何將人工智能(AI)與物聯網結合,發現更多的商業機會。

2017年台美高科技論壇,12月2日在聖塔克拉拉希爾頓飯店舉行。(曹景哲/大紀元)

NATEA-SV會長周信結表示,UTHF不僅僅是研討會,也希望能成為台美產業界之間溝通的平台,推動和促進台灣與美國的產業結盟。蔡英文總統上任後,特別重視台灣產業與美日等國的高科技產業的結盟。

國立台灣大學電機工程學系教授簡韶逸表示,台灣目前力推人工智能產業,這個論壇有多層面的交流,有學術層面的,有應用層面的,也有商業面的。這些人在一起交換意見,會產生一些火花,幫助找出台灣與美國未來發展的方向,台灣也在摸索在AI領域中的自己的定位。

簡韶逸表示,他主要介紹了神經網絡的加速和運算的問題。簡教授說以前多是工程師來寫程序,讓硬件來跑,但現在隨著人工智能(AI)的快速發展,越來越多的工程師的工作已經變成了如何構建一個計算模型。他在論壇上所講的就是計算模型建立之後,要把它化解成不同的單元,對應著不同的硬件,這樣工作起來才能更有效率,更省電。

主講人英特爾人工智能產品專家蔣大明博士(左)與NATEA-SV會長周信結。(曹景哲/大紀元)

英特爾人工智能產品專家蔣大明博士,則在演講中從各個層面介紹人工智能對人類的衝擊和幫助。他說隨著新科技的廣泛應用,人的生活習慣也會跟著改變。人工智能技術的發展會帶來工作的重新分配,但不會完全取代人,而且這個過渡是需要時間的,不會立刻實現,人類也有時間來適應。

蔣博士也強調,不過,新科技的衝擊肯定會有的。人類從農業時代過渡到工業時代的時候,由於機械化生產,導致很多農民失業,但他們都進入城市成為工人,或加入服務行業。

「博士創新之星」LEAP首批學員王有慧雖然從事自然語音教育,但也能經過重重遴選而來到IBM硅谷研究所實習。剛來硅谷2個月的王有慧感受最深的是,這裡與台灣非常不同,人們非常開放,也沒有架子,前輩願意幫助並把機會給晚輩。不論在生活上,還是工作上,周圍的人都非常願意幫助你。

她來IBM學習的是自然語音處理,然後是學習機器學習。對於她來說,由於完全不懂編程,小組成員在這方面教會她很多,讓她理解程序碼的意義。

對於來硅谷學習的目的,王有慧說來這裡可以接觸最前沿的技術和資訊,並能培養自己的國際觀,知道如何規劃自己的下一步,回去也可以分享給周圍的人和主管部門,或許對台灣的發展也所幫助。

聯合主辦方科技部駐舊金山科技組組長葉至誠表示,中華民國政府是站在協助業者的角色,但也有三大重點方向,第一是機器人,應用在製造業的機器人,因為台灣的製造業非常強,另外一個是醫療診斷,台灣的醫療健康照護相信是全世界最出色的,另外一個就是語音識別。◇

(此文發表於1163A期舊金山灣區新聞版)

責任編輯:王洪生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