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2017年12月29日訊】(大紀元記者李擷瓔嘉義報導)平凡的黑木耳如何變成國內供不應求的搶手貨?嘉義縣中埔鄉旭嶺農場的主人,現年39歲的莊詠傑,因為一場食安風暴,讓自家優質產品被看見,也擦亮了旭嶺農場的金字招牌。
以往黑木耳只在冬天栽培,近10年因技術進步,全年皆有產量。「目前種植面積已經擴展到10公頃,分為6大廠區。後來農場轉型為自然農法,不但有機耕種且產量更大,依舊是供不應求。」莊詠傑說。
莊詠傑進一步解釋,優質木耳的特點是:質地肥厚、耳瓣微捲、按壓後能恢復彈性。一年四季生長的黑木耳,會隨溫度變化而有所轉變,夏季氣溫攝氏30度以上,黑木耳生長較快,色澤偏淡是自然現象,木耳不分顏色深淺都好吃。
木耳世家的成長歷練
阿里山腳下的嘉義縣有八掌溪的溪風跟著山做循環,吹拂著北回歸線上的中埔鄉,氣候非常適宜栽種木耳,全台80%的木耳來自中埔。而這裡一個木耳世家,莊家第二代子弟莊詠傑在這樣的背景長大,國小時,就會駕駛推土機、挖土機、堆高機及怪手;當其他同學成群結伴玩遊戲時,小莊詠傑早已開著他的大玩具,在滿布木屑的種植環境中幫忙。莊詠傑因是家中獨子,2004年就接手父親經營28年的養菇場,成立了旭嶺農場,他將原本的慣行農法轉變為自然農法栽種。
早期父親的年代,黑木耳100%銷往傳統市場,自己僅是生產者,將產品交給中盤商,而非直接面對消費者。自從莊詠傑接手後,他開始轉型,架設網站、打通路、堅持親自面對消費者。莊詠傑說,黑木耳轉有機後,市價每斤只多2至3元,消費者當然會優先考慮。
養菇場全面汰舊換新
莊詠傑於2004年將原本的養菇場全面汰舊換新,包括菇寮重建、人員分組分工、木耳取得身分證。凌晨天還沒亮,員工便開始摸黑上班,30~40位員工分3組工作:廠務組負責太空包製作、採收組採收木耳、採收後由處理組整理分級。獨具慧眼的莊詠傑也看到未來食品界的趨勢,在2010年便拿到有機認證,花了大筆金錢讓家中木耳取得各項身分證,包括通過ISO22000、HACCP驗證、產銷履歷農產品驗證、有機農產品及有機農產品加工驗證,以及通過台灣農產品生產追溯驗證。
食安風暴吹出生機
當年由慣行農法轉自然農法時,莊詠傑貸款3千萬,買機器、擴廠房、辦有機,卻無法馬上看到成果,努力但望不到邊,莊詠傑內心很煎熬,但他能做到「堅持」,苦撐了10年。
「機會是留給準備好的人。」當食安風暴為台灣社會掀起一陣驚慌,卻也為旭嶺農場帶來了改變的契機。因為農產品擁有各種驗證,得到的消費者信任,也擦亮了旭嶺農場的金字招牌。2016年旭嶺的有機黑木耳更躍上國宴的餐桌上,入選520國宴菜色「三小福」中的醋漬木耳蓮藕。
盡企業責任、追求卓越
旭嶺企業的擴大,除了提供中埔鄉在地鄉親工作機會,莊詠傑也每週親自將木耳送到社口國小,為學生的營養午餐加菜,農場也開放教學團體預約參觀。莊詠傑也將繼續到嘉義大學EMBA深造,充實自己。
如今的旭嶺農場,在莊詠傑的帶領下,如旭日東昇的有機木耳產業,充滿了朝氣、活力,不僅是各大食品廠的原料商首選,更是安全認證最完備的黑木耳業者。
旭嶺農場運作機制
1.另闢接菌室:減少在接菌過程中遭受汙染,提高有機栽培產能。2.木屑:每個月需利用怪手做翻攪動作。3.太空包:以木屑、米糠、黃豆粉、玉米粉製作太空包,不加化學肥料和農藥。4.木耳栽培室:採用雙面生長太空包,一年採收4次。5.廢棄太空包:成立了廢棄太空包有機肥工廠,做廢棄後的處理。6.調控溫度及溼度:依天氣變化調控。7.栽培室外的黑網與白色帆布,用來調節溫度與通風。
【小知識:自然農法還是有蟲怎麼辦?】
木耳栽培室是裡外相通的環境,有蟲害的部分就不去殺它,讓他們自然共存,等它達到一定數量後,就不太會增加了,木耳會和空氣中的微生物一起創造出適合彼此的環境。
責任編輯:王愉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