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凍水餃居然是曬出來的?果真是大開眼界了!
【大紀元2017年12月27日訊】(大紀元記者李思靜綜合報導)大家都見過曬臘腸、曬梅菜、曬稻穀,可這「曬餃子」你不一定見過吧!
近日,大陸黑龍江五常一家包水餃的餃子館正在店門口曬餃子,數以千顆的餃子在地上排排放形成一個特殊的畫面,讓網友不禁好奇地錄了下來。
包好的水餃通常都會被放到冰箱的冷凍庫凍起來,為什麼這裡的水餃要拿到戶外曬呢?
店家表示,東北人一到冬天就愛吃餃子,由於室外氣溫低,餃子放到地面上可以凍起來,方便保存。
第一次看到「冷凍水餃」是放在地上「曬」著凍的,這一大片的餃子看起來就像是把稻穀從田裡採收回來一樣,讓人感到相當有趣。
怎麼有種大豐收的感覺啊!
原來這才是真正「天然的冷凍水餃」,果真是讓人大開眼界了!
▼ 相關影片(來源:YouTube,如遭移除請見諒)
責任編輯:茉莉
【文史】追尋餃子餛飩湯圓慶冬至的來源
上古周代到秦代,都以黃曆冬至之月--十一月建子(干支紀年的地支之始),稱冬至為歲初,一年的開始就在冬至。到了漢代,漢武帝元封七年(前104年)改了曆法,冬至就成了冬至節。在冬至日有祭天、祭神、祭祖和「賀冬」儀式。
從漢代到近代明清,都很重視冬至節,進入了現代,冬至還是一個鮮明的節氣標誌。冬至節,家人團聚過節、祭祖、進補儲備能量,這些節慶習俗伴隨著生活的腳步,印象深烙。
冬至食俗典故
就來說一說冬至食俗的典故吧。冬至節吃什麼?中國文化中,過冬至節的食俗代表物中,餃子、餛飩、湯圓(湯糰)可以說是最普遍的,其中都蘊藏著文化典故。
中國北方冬至、過年都有吃餃子的習俗,俗稱「安耳朵」,河南民俗也流傳「冬至到,家家戶戶吃水餃」的習俗。傳說這種習俗是從東漢「醫聖」張仲景在河南施藥濟食而留下來的。
東漢的臨床大醫家張仲景(150年-219年),出生於南陽郡涅陽縣(今河南鄧州市和鎮平縣一帶)。唐代甘伯宗《名醫錄》(亡佚)記載:「南陽人,名機,仲景乃其字也。舉孝廉,官至長沙太守,始受術於同郡張伯祖。 」
東漢末年世局非常動亂,瘟疫大流行。張仲景告老還鄉回到河南,上門求醫的人絡繹不絕,他有求必應,整日裡非常忙碌。但是他心中牽掛著一群在白河邊上冷颼颼打著顫,兩隻耳朵都凍爛了的鄉人。
張仲景與餃子「祛寒嬌耳湯」
百忙中的張仲景研製出了一個可以禦寒的食療方子,叫「祛寒嬌耳湯」,傳說這「嬌耳」就是今天人們都知道的「餃兒」,即水餃的源起。張仲景的這道「祛寒嬌耳湯」不僅讓窮人飽了肚子,而且能夠袪寒,治療了他們的爛耳朵。
就在漢代末年的一個冬至日,張仲景讓徒弟在南陽東關某處搭了個棚子,架上大鍋煮沸了水,為窮人施食、捨藥治病,這藥就是「祛寒嬌耳湯」,其實就是含有袪寒藥材的羊肉水餃,那樣子就像耳朵,又有防止耳朵凍爛的功效,所以張仲景給它取名叫「嬌耳」。
張仲景讓徒弟們從冬至日連續到過年給窮人賑濟、捨藥「祛寒嬌耳湯」,來的窮人都可以吃一碗嬌耳湯,裡有二個嬌耳。吃過後的人渾身發暖,兩耳生熱,耳朵也不再受凍爛掉了。
今天的人普遍都知道在冬至、過年吃餃子的習俗,傳說是來自張仲景給窮人賑濟、捨藥的「祛寒嬌耳湯」。當然,傳到了今天,餃子也出現許許多多的餡料,也有了煎餃的作法,然而那外表的形狀,還是不離耳朵的形狀。在一些地方也還流傳了冬至和凍耳朵相關的俗諺,比如:「冬至不端餃子碗,凍掉耳朵沒人管。」「冬至不吃餃,凍壞腳骨爪。」「吃餃子安耳朵」等等。
冬至吃餛飩賀新生
除了餃子,吃餛飩也是冬至食俗。「餛飩」一詞和「混沌」諧音;餃子在明代之前也稱為餛。 有個傳說,冬至吃餛飩有紀念始祖盤古誕生於混沌之意。上古的冬至日代表一元復始、新歲的開始,而盤古開天則是帶來中華民族的新誕。吃「餛飩」具有破陰釋陽、祝賀初生、新生的意義。清代《燕京歲時記》就採這種說法,記載「餛飩之形有如雞卵,頗似天地渾沌之象,故於冬至日食之。」
南宋的歲時記著作提到冬至吃餛飩、以餛飩祭祖的習俗。南宋陳元靚的《歲時廣記》提及:「京師人家,冬至多食餛飩。」;南宋周密在《武林舊事》也提到:祭祀以餛飩祭祀祖先。
老北京有人會說「冬至餛飩夏至麵」。傳說在漢代北方匈奴部落中有渾氏和屯氏兩個首領,十分凶殘,經常騷擾邊疆,在他們的陰影下,生民忐忑不安,甚至喪失了生命。漢地百姓心中怨恨,於是做肉餡用麵皮包成角兒,呼其名叫「渾」、「屯」,連呼「餛飩」,然後吃了它,以求平息戰亂,生活太平安寧。傳說最初吃「餛飩」是在冬至這一天,流傳下來成了習俗。《演繁露》記載餛飩來自塞外:「世言餛飩是塞外渾氏屯氏為之。」然而,清代《燕京歲時記》則不認同這種說法。
明代張自烈的著作《正字通》提到當代的「餛飩即餃餌別名,俗屑米麫爲末,空中裹餡,類彈丸形,大小不一,籠蒸啖之。」所以類似彈丸形象的現在的燒賣,古代也曾叫做餛飩。
冬至吃湯圓
南方的冬至飲食習俗以湯圓為代表。湯圓古稱「牢丸」,又稱「牢九」,又有「湯糰」、「團子」、「浮圓子」、「粉角」……等等叫法,在中國北方稱為「丸子」。不管那一種稱法,湯圓都是圓形狀貌,象徵天與太陽,好像冬至的陽光--冬至到,陽氣也生了,同時寓意年終團聚。
有的地方稱無餡的糯米粉小糰子為湯圓,有餡的糰子叫「元宵」。有的地方將有餡湯團作祭祖之用,無餡的用來祀神。南方沿海地區的人,往往把一部分湯圓染成紅色,紅色與白色湯圓寓意陰陽交泰。
湯圓的起源也很早,《初學記》卷二六引晉束晳《餅賦》:「四時從用,無所不宜,唯牢丸乎!」看得出來,晉朝人士非常酷愛吃湯圓,春夏秋冬四時皆宜。唐代段成式《酉陽雜俎·酒食》:「籠上牢丸,湯中牢丸。」北宋蘇軾的詩中也提到湯圓(牢九)是自古以來的美味,見《游博羅香積寺》詩:「豈惟牢九薦古味,要使真一流仙漿。」宋周必大《元宵煮浮圓子》詩序說到:「元宵煮食浮圓子」的習俗。
其實,湯圓(牢丸)曾經有個別名叫「水餃餌」,和「水餃兒」發音非常近似,於是被誤以為是「餃兒」,在《康熙字典.食部》指出了這個錯誤:「水餃餌,卽段成式食品,湯中牢丸。或謂之粉角,北人讀角如矯,因呼餃餌,譌爲餃兒。」
或許冬至吃湯圓(水餃餌)和吃餃子(餃兒),曾經因為這樣締結了緣分?
責任編輯:方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