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2017年12月27日訊】(大紀元記者鍾元台北報導)台灣已知12種貓頭鷹中唯一在草生地棲息繁殖的留鳥東方草鴞,俗稱蘋果鳥、猴面鷹是台灣特有亞種。林務局等單位首次使用衛星發報器進行野外的動向追蹤,揭開了草鴞生態習性的神秘面紗。
草鴞行蹤隱密尋覓不易
草鴞生態研究不易,世界各國對草鴞的活動生態幾乎一片空白。根據歷年紀緣,草鴞除了僅在苗栗、新竹少數縣市未有發現記錄外,全台均有分布,但是零星的目擊紀錄所能累積的生態資料相當有限,目前已知除了在西南縣市有少數穩定的繁殖紀錄之外,其它對於草鴞覓食、活動和個體擴散資料都相當缺乏。
草鴞身長35cm,體壯碩,翼甚寬且長。雌雄羽色相似,成鳥臉扁平,無角羽,臉部白色呈心形的顏盤,邊緣具深色細紋,頭頂及體背大致呈暗褐色,佈有細小白點,腹部淡黃白色,佈有稀疏細黑斑。
林務局與台南市政府、台南市野生動物保育學會共同合作進行衛星發報器追蹤研究計畫,用以了解野放後個體之夜間移動、白天停棲等活動模式的生態資料,是國際保育的首次創舉,為草鴞保育開展新的篇章。
台南市野生動物保育學會表示,每年均有數量不一的草鴞被民眾意外發現,這些因為不明原因虛弱或誤中鳥網的個體,經由台南市政府的救傷通報系統而被安置醫療,多數在調養後均能順利野放。
首隻繫上衛星發報器的草鴞在10月下旬順利野放,透過衛星每日所傳回的座標資料顯示,草鴞在野放初期在原地停留較長的時間熟悉適應之後,接下來就開始向外進行較長距離的飄泊移動。每天選擇作為睡覺休息的日棲點不一樣之外,不同日棲點間彼此距離甚至達3-5公里之遠。
草鴞居無定所的生態行為顛覆了過去大家既有的觀念和想像。除此之外,白天草鴞幾乎都在相當靠近人類活動的範圍內,甚至直接緊鄰屋舍或位於人車往來繁忙的交通要道周圍。初步分析結果,這些白天棲息地點均是高度擾動的草生地環境,在短時間內經歷過人為耕種、整地或野火焚燒等地貌改變,顯示草鴞對於環境的人為干擾具有一定程度的適應和耐受能力。
草鴞為極稀有的夜行性留棲猛禽,不遷徙,主要出現在中南部500m以下平原且有高草灌叢的開闊地。於夜間覓食,飛行時鼓翼安靜無聲,採伏擊獵食,喜安靜停於視野佳的高處上等待食餌出現,發現後直接迫近獵物撲殺。以鼠類、野兔、爬蟲、昆蟲、蝙蝠及其他鳥類等為食。在農地及其周邊地區活動的草鴞,主要的獵物以鼠類為主,與其它農田生態系的野生動物一樣深受農藥和毒鼠藥的潛在威脅。
農委會明年推動的「國土生態保育綠色網路計畫」,將在草鴞活動社區推動友善農法,減少毒鼠藥、農藥的使用,以利其生存。
責任編輯:林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