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2017年11月04日訊】〈大紀元記者蔡上海台灣嘉義報導〉嘉義縣老人人口比例連續10年高居本島第一,比全國提早13年進入高齡化社會定義的範圍,針對長期照護可能面臨的嚴峻考驗,嘉義縣政府未雨綢繆,11月4日在一場首次於非六都舉行的前瞻健康照護論壇中,提出導入智慧科技的長照創新模式,以及結合產、官、學、民的合作,推出長照示範專區計畫,從立足嘉義觀點,看臺灣照護產業的未來。
由縣府與前瞻社主辦的「2017前瞻健康照護產業.提升臺灣競爭力」論壇,4日在嘉義長庚紀念醫院國際會議中心盛大登場,監察院長張博雅、政務委員吳政忠和國發會副主委邱俊榮應邀與會,經濟部、衛福部和醫療院所、大專院校等相關產業也都派員參加,是嘉義地區近年來首次針對長照議題,匯聚產官學民代表的菁英論壇。
縣長張花冠指出,臺灣老年人口比率快速增長,嘉義縣96年起老人人口占比一直是全國第一,今年9月已經來到18.29%(全國13.66%),即將邁入超高齡社會(20%),縣府正視長照相關議題及挑戰,必須在有限資源中積極因應。
張花冠說,嘉義縣土地面積大和散村結構,獨居、老老照顧與準老老照顧家庭多,對照長照2.0服務已在各縣市積極推動中,惟長照照護產業並未有具體論述及做法。嘉義縣產業環境成熟,有九大工業區可以協助長照產業投資與進駐,精密智慧醫材及輔具可由大埔美精密機械園區及馬稠後產業園區形成產業聚落;豐富的醫療資源有八大醫院共同提供照護服務,還有八家大學相關高齡照顧學系及研究單位的學術資源,有能力支援未來智慧長照專區的發展。
張花冠表示,前瞻健康照護論壇將就臺灣如何突破現況,邁向健康照護社會,以及長照產業及照護相關議題進行討論,希望在中央的支持及各方努力下,一定要形成具體的政策與計畫,整合及實現在嘉義縣的智慧長照專區,推動在地創新照護產業。
張博雅引述出生人口數據指出,民國42年臺灣出生人口有42萬多人,之後就一路往下掉,101-105年只剩下19-22萬人,今年1-9月只有14萬多人,出生人口少,生產人口跟著減少,隨著高齡化社會來臨,將來誰來照顧我們的長輩?如何預防疾病發生?值得大家深思、及早因應與準備。
前瞻社社長柯承恩表示,全球化衝擊下,世界面臨史無前例的巨大變化。為因應變局,各國無不進行全方位的自省與佈局,針對未來變遷趨勢展開各種政府組織革新與前瞻研究。而推動中央與地方府際多元的政策交流,是政策前瞻活動重要的一環,期能藉由強化區域的創新環境,提升國家整體競爭力。
副縣長吳芳明在「突破臺灣現狀.前瞻地方創生挑戰」專題演講中,闡述強化區域產業之創新生態體系的重要性。
他認為區域發展失衡,人口過度集中都市區,少子化和高齡化將導致國家衰退,嘉義縣老苦窮,老化指數全國第一,每戶可支配所得全國倒數第四,嘉義縣要翻轉劣勢為優勢,必須從六級產業、軟實力與巧實力、在地化特色、國家支持體系、科技蛙跳成長力量、青年在嘉與留才等面向著手,才能建立「食」安全農業、「衣」穿戴智慧、「住」健康養生、「行」車聯網、「育」AR/VR體驗、「樂」文化觀光和「醫」智慧照顧。
嘉義縣衛生局長許家禎則具體提出成立智慧長照產業專區,將醫療器材、智慧輔助等科技,結合精密機械、精密製造等產業進入長照產業的鏈結,進一步向前延伸預防及延緩失能,向後為失能、失智等需長期照顧的民眾,並成立園區專責管理中心、長照發展研究中心、智慧長照產業研發中心、智慧長照產業工業區、物流中心和多元領域討論平台。
「前瞻健康照護,提升台灣競爭力」論壇,一方面探討台灣推展健康照護的成功關鍵因素,另一方面針對照護產業的在地化及推展現況,進行廣泛討論。張花冠希望透過互動討論成果,作為中央.地方政府及各界規劃照護產業政策依據,提升我國整體產業發展。
「健康照護」內涵多樣化,不僅包括醫療服務,還涵蓋居家安全、遠距醫療服務、健康器材、食品安全等不同面向。行政院推出的「長期照護2.0」計畫,將依循在地老化的政策目標,建構符合多元化、社區化、優質化、可負擔及兼顧性別、城鄉、族群、文化、職業、經濟、健康條件差異的照護制度。◇
責任編輯:曉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