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2017年11月21日訊】非洲東南部內陸國家辛巴威礦產豐饒,曾有非洲南部麵包籃美譽,卻因土地改革失敗導致經濟嚴重衰退,陷入惡性通貨膨脹,貨幣面額曾高達千億,體制崩壞,最終釀成政治風暴。
辛巴威高齡93歲的總統穆加比上周遭軍方奪權後,拒不下台,面臨遭國會彈劾局面,前副總統姆南加瓦(Emmerson Mnangagwa)可能成為接任人選。
辛巴威東鄰莫三比克,南接南非,西與西北與波札那、尚比亞相連,1980年獨立建國,首都哈拉雷,境內富含鉑礦資源,為主要出口產品,佔全球供應量約5%。
原名南羅德西亞(Southern Rhodesia)的辛巴威面積39萬餘平方公里,人口約1653萬,黑人占總人口98%,混血與亞裔人種占1%,白人則不到1%。女性預期壽命為62歲,男性為59歲。
英語是辛巴威的官方語言,與紹納語和恩德貝萊語並列為主要語言。
英國殖民者19世紀晚期從南非來到這個地區,先後受到豐富礦產和發達農業所吸引,辛巴威原名南羅德西亞,就是源自於替英國在這個地區建立殖民地的礦業大亨羅茲(Cecil Rhodes)。
到了1965年,歐洲在非洲剩下來的殖民地大多都已獨立,由黑人多數族裔掌權,而白人少數統治的南羅德西亞也在此時脫離英國,成立一個與鄰國南非相似的種族主義政權,種下1972年血腥解放戰爭的禍根。
穆加比(Robert Mugabe)和戰友恩柯摩(JoshuaNkomo)是解放戰爭的領導者,這場戰爭至少奪走2萬7000條人命。
解放戰爭最終在獲得獨立時宣告落幕,在英國出面調停下,南羅德西亞於1980年4月獨立建國,改名辛巴威。
當時,全國歡欣鼓舞,全球也盛讚辛巴威誕生是非洲的榜樣。
巴拿納(Canaan Banana)成為辛巴威總統,不過這個職位屬名譽性質,當時為總理的穆加比掌握實質大權。
穆加比1987年推動修憲,將雙首長制改為權力集中的總統制後,成了辛巴威元首。
穆加比掌權後,點燃了全國的希望。他把手伸向白人少數族裔,也制定了對黑人多數族裔有利的社會政策。
辛巴威白金、黃金、鑽石和鎳等礦產資源豐饒,此外還有菸草與棉花,然而經濟與財政卻成了一場災難。
曾有非洲南部麵包籃美譽的辛巴威推行土地改革後,農業生產效率驟降。
辛巴威貨幣體制崩壞,導致通膨率飆升至百分之五千億,曾出現1000億元只買得到3個雞蛋的情況。政府2009年宣布棄用辛巴威幣,改用美元和南非蘭特作為流通貨幣。
這起危機引發大規模失業潮,近9成勞動人口沒有工作、眾多公共服務崩解及現金短缺情況日益加劇。辛巴威政府2017年10月宣布禁止進口蔬菜與水果,以緩解外匯壓力。
辛巴威人均國內生產毛額約1009美元,外債高達93億美元,21.4%人民每天靠2美元以下過活。(轉自中央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