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2017年11月03日訊】(大紀元記者伊鈴,季薇多倫多報導)早在20、30年前,華人移民來到多倫多,最先落腳的地方是市中心的東區唐人街。那裡華人餐館、商舖林立,生活便利,給無法適應新環境的移民一個很好緩衝。不過,近10年來,士嘉堡已取代唐人街,成為華人新移民落腳的首選地,許多人把這裡當作長住之地。
據最新人口普查數據顯示,全國三個華人居住人口最多的社區,全部位於士嘉堡。這3個三個社區分布在士刁大道東(Steeles Avenue East)、冰梨路(Brimley Road)和貝治芒路(Birchmount Road),構成一個「T」型區。
該區域臨近北美最大的華人室內購物中心–太古廣場,居民人口總計10,855名,其中9,445人是華人。區內到處可見華語招牌,華人餐館、商鋪林立。當地銀行僱用精通華語的職員為顧客服務。有人稱,士嘉堡成了加拿大最大的中國城(鎮)。
華人增多 構成迥異
與2006年人口普查相比,雖聚居在「T」型區的華裔人數增多,但人口構成發生巨變。由大多數說粵語的中上階層家庭,變成講普通話的藍領移民。雙方因為語言等的差異,時不時地發生文化衝突。
多倫多第41市選區市議員李振光(Chin Lee)1985年搬到該區,見證該區華人人口的變遷。他表示,習慣了打理花園的香港人老移民,與住慣了樓房的大陸移民,文化背景不同,生活習慣不同,在收拾庭院方面做法不同。但會盡量淡化這些糾紛。
土生土長的May Lee在該區生活了31年,親眼見識了該社區的變化。May Lee的父母來自廣東台山。當年那些講台山話的街坊鄰居,如今幾乎都換成了說普通話的。曾經安靜的小區,如今深夜的街道都泊滿了車。新鄰居房子周圍擺滿了亂七八糟的雜物;有時他們還會在車庫裡打麻將,通宵達旦,鬧聲喧天。因為父母也曾經那樣尋樂子,May Lee也能理解新鄰居。
不過,May Lee曾經舉報過一家鄰居,原因是鄰居不打理庭院,雜草長得齊腰高。
士嘉堡的變遷
據資料記載,100多年前,士嘉堡只是一個小村莊,是第一批殖民者最早定居地之一。之後漸漸發展成鎮、區、市,並最終併入了多倫多。如今,士嘉堡已成為全國最大的移民聚集地之一,數十萬華人在此安居樂業。
據老華僑Jason liang回憶,30多年前,華人人口很少,都是100多年前留下來的講台山話的老移民,區內只有2、3家洗衣店和小餐館。
1967年,香港爆發六七暴動,引發第一波移民潮。一批又一批香港人處於對未來的擔憂而移民海外。這批移民多是香港社會精英,他們帶來知識、財富,買地置業,開商鋪,大大改變士嘉堡原有的華人移民結構。
Jason Liang回憶,現在士嘉堡的慶龍中心前身曾是本地白人的溜冰場,當時被香港一家財團看上,要買下建華人商場。曾一度引起當地人不滿。經多方協調,最終風波平息。士嘉堡第一家華人商舖順利建成。
之後,隨著士嘉堡華人移民逐漸增多,大大小小的華人商舖、商場相繼建立,給轄區內的華人生活帶來極大便利。一批又一批香港移民在士嘉堡安居樂業。加上唐人街一部分生意成功的移民,嚮往更寬敞舒適的房子,也搬到士嘉堡,實現擁有雙車庫、大房子的夢想。
2000年以後,大陸移民迅速增加,許多人選擇在士嘉堡落腳。加上少部分來自台灣、東南亞、中美洲、南北州及非洲等國家和地區的華人,使士嘉堡的華人社區非常多元化。
「小福建」區興起
從事房地產買賣20年的地產經紀Fanny Lau回憶道,當年讓人夢寐以求的Park Royal Trail街區,住的都是中上階層家庭。如今許多家庭已經搬離,富裕的中國移民現在更喜歡住到萬錦和列治文山。
目前Port Royal區北部華人居多,佔該區人口的90%,大多來自褔建,因此該區有「小福建」之稱。講粵語的Fanny Lau稱,精通普通話的地產經紀湧入,所以自己會離開該區。
29歲的新移民Sweetie Chen,與8名家人居住在「小福建」區。她說,選擇住這個區,是因為這裡有鄉親移民,很多鄰居都講普通話,在區內很容易找到合口味的食品,減輕了學英語的壓力。這裡很有家的感覺,社區比較友善。
像該區的許多新移民一樣,這家的男人吃苦耐勞,從事鋪石頭路面等體力活。卡車和建築用麵包車在這條寬敞的街道上隨處可見,打工族步行或騎車去工地也是司空見慣。
新移民落腳的首選區
近10年來,士嘉堡已經成了許多新移民落腳、定居的地方。
從事裝修業的香港移民Mandy zhu居住士嘉堡區10幾年,兩個兒子已成家生子。他說,住士嘉堡最大的好處是找工作不用說英語。士嘉堡華人多,華人喜歡裝修房子,所以工作機會很多。
跟他一起做工先生也姓朱,他說:士嘉堡空氣好環境好。做裝修,每年只做半年工,冬天休息,又不需學英文,比公務員還自由。這裡交通很方便,工作機會多,有很多華人餐館、超市,生活很方便。
新老移民差異存在 但無根本衝突
Jason liang在士嘉堡愛靜閣住了近40年,見證一批又一批華人新移民來這裡落腳,又逐漸變成老移民。儘管新老移民文化背景不同,生活習慣有差異,但彼此相互包容,在這個多元文化社區和睦相處,安居樂業。
Jason liang表示,新移民剛來時,都要面臨環境適應問題,或多或少都接受過老移民的幫助、指點。當自己變成老移民時,也會無私幫助過新來者,承前啟後。這洽洽是這個移民國家隨處可見的美德,是加拿大社會的主流。
至於有人說的老移民與新移民之間相互歧視,Jason liang認為,這種事情根本不存在。社區存在的個別鄰裡糾紛,可能是溝通不暢,態度不好,產生誤會。這是個體問題,不能扯到群體。比如說,門前的樹不能砍,老移民知道這個規定,新移民可能不知道。不管是新移民、老移民都要遵守規矩,與歧視沒關係。
當然,不能否認人群中確實有個別人或少部分人對某些個人或群體看不慣,存在偏見、歧視。他說,這個現象在哪個群體都有,老移民與老移民之間、新移民和新移民之間,老移民和新移民之間、地域不同、文化差異等,都存在成見、偏見甚至歧視。這是個人修為問題,與群體無關。
作為老華僑,Jason liang希望華人新移民來得越多越好。新移民具有的知識、才能、財富會豐富華人社區,給加拿大作出很多貢獻。同時,他希望新移民能夠隨鄉入俗,尊重加拿大價值觀,不要把原居住國的處事方式照搬到這裡,避免給當地人造成心理影響。
責任編輯:滕冬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