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2017年11月10日訊】(大紀元記者鍾元台北報導)台灣何創時基金會繼「大風起兮:民國初年知識分子文化救國」展後,再推出「民國史二部曲」,共展出民國人物83位,包括中華民國前監察院院長于右任、領導八年對日抗戰的前總統蔣中正(蔣介石)等人的115件真跡墨寶。
何創時基金會表示,「大器磅礡:于右任碑派書法與民國風華」展,自11月12日至 12月23日在台北中正紀念堂展出,此展以人物分類做為策展方向,以于右任早期魏碑體書法的恢弘氣勢為主軸,帶出民國政壇人物、教育家、思想家、學者、書法家、文學家的器度風範與大時代精神。
何創時基金會說,于右任的書法,多年來一直是台灣的文化景觀,也是民眾成長過程中的共同記憶。于右任一生的志業橫跨革命、新聞、教育、監察、詩人等領域,尤其擔任監察院院長長達34年,是中華民國歷史上在任最久的五院院長。而今大眾對他的懷念,更多是在書法成就上。
于右任早年學習魏碑,結識喜歡魏碑的國父孫中山後,漸漸體悟北碑之美。北碑開張樸拙,大氣恢弘的氣勢,頗能與民初強國強種的時代精神相呼應,受到社會各階層人士的喜愛。
何創時基金會還表示,民初時局,即便處於內憂外患的困境,全國上下依然對國家的未來寄予厚望,努力思考如何以教育方式復興民族。知識分子不分本土與留洋,大家都以真材實學努力扮演自己的角色,積極捍衛國家民族的前途。
南開大學校長張伯苓曾說,「辦教育是救國家的根本條件」。民初普設大學,出現了無數著名的教育家。民初大學的教育理念所培養的人才,在1949年歷史的大變局後,一批在大陸受過高等教育的青年學子,隨國民政府來台,將民初的優良學風教育給台灣子弟,讓大家得到公平的受教機會,提升了知識水平,帶動了日後台灣經濟的起飛。
台灣清華大學中文系教授楊儒賓曾說,因為歷史劇變,「才會有故宮博物院、國家圖書館這種世界級的文物進駐台灣,也才會有代表中國頂級學術文化意義的中央研究院、國史館、歷史博物館等機構文物進入此一島嶼。」
何創時基金會表示,「民國,是歷史,也是我們生活的空間。在時空上,這些人物和事件離我們不遠」,期盼觀眾在近距離觀賞前賢書蹟手稿的當下,能起見賢思齊之心,再創恢弘大氣,為中華文化與人類文明再造新高峰。
責任編輯:林琮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