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善大高雄用水 工研院研發技術立功
【大紀元2017年10月08日訊】工研院與自來水公司南區工程處,首創在鳳山水庫大規模使用工研院研發的生物擔體淨化東港溪水中的氨氮和有機質,每天可供水20到30萬公噸,大幅提升高雄地區民生用水備援能力。
工研院「工業技術與資訊月刊」今年8月號撰文介紹工研院創新研發生物擔體(BioNET),過去僅用於處理污水、廢水,今年首度與自來水公司合作,成功改善東港溪水質達到飲用水水源水質標準,紓解高雄地區限水壓力,也是工研院技術跨領域應用於南台灣的成功案例。
自來水公司南區工程處處長劉維民在文中指出,高雄地區每天用水量160萬公噸,其中110萬公噸來自高屏溪攔河堰;萬一不降雨,河川水位很容易下降,必須透過周邊的南化水庫支援,但水庫也因為降雨少,支援能量降低,增加高雄市限水甚至停水的可能性。
劉維民表示,東港溪濁度低、流量穩定,但水質中的氨氮、化學需氧量(COD)及總有機碳(TOC)偏高,僅供應前鎮、小港等工業用水;不過東港溪的枯水期較短,自來水公司一直希望利用東港溪水源來紓解高雄限水壓力,但前提是東港溪水必須淨化。
劉維民說,經試驗市面多種接觸曝氣法生物擔體的技術,如無煙煤、陶瓷建材、活性碳、石英砂等,結果顯示工研院生物擔體技術最好,占地面積最少、建置費用最低。
南區工程處2011年先進行每天20立方公尺水量的模廠試驗,證明氨氮去除率達80%到85%,化學需氧量與總有機碳去除率達15%,效果相當好,也加深興建設計出水量30萬噸實廠的信心。
研發生物擔體的工研院材料與化工研究所水科技研究組副組長張王冠在文中介紹,生物擔體具開孔性結構,可以提高攔截懸浮固體物的機會,且可提供廣大表面積讓微生物附著生長,這些微生物是經過馴養後的硝化菌和異營性菌,其中硝化菌去除氨氮,異營性菌氧化去除有機質,待處理的水進入反應槽後,便可開始分解水或廢水中的污染成份,達到穩定與極佳的出流水質。
張王冠指出,南工處自2011年確認採用工研院生物擔體技術後,隔年著手設計東港溪原水前處理廠,2014年開始動工,由於國內外均無施作範例,對南工處和工研院都是新的大挑戰。
張王冠說,生物擔體首度用於自來水處理相當不易,因為氨氮會隨豐枯水期而變動,豐水期濃度較低、枯水期較高,因此試車9個月之久,才能了解穩定性,測試結果相當順利,已達飲用水水源水質標準,大幅增加高雄地區民生備援用水的保障。
劉維民強調,使用生物擔體作為東港溪原水前處理設備,水質氨氮含量降低至每公升1毫克以下,以符合飲用水水源水質標準,加上水源中的有機物質去除後,一年可省下2000公噸的加氯用量。
張王冠說,過去生物擔體技術多用於低濃度工業廢水處理,設計規模多為千噸級的處理量,除了在國內應用,也已輸出至印尼製鞋廠、馬來西亞化工廠,國內運用在民生用水是頭一回。(轉自中央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