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朝正史為功臣樹豐碑,為奸臣樹恥柱。功臣賢名流芳百世,奸臣惡名遺臭萬年。青史秉筆直書人間善惡,傳大義春秋鏡鑒古今。因而歷朝奸佞難逃善惡羅網,如電神目。在當今大亂之世,余從述奸臣過往,以警世風。本篇將要介紹的是隋朝虞世基。
隋朝大臣虞世基稟性沉靜,喜怒不形於色。他高才博學,書法很有造詣,尤其善於草書和隸書。
隋煬帝楊廣即位後,看重虞世基的才華,常在內閣召見他,專管機密要事。煬帝下達詔令前,會在內廷召見他,當面口授旨意,由他起草詔書。虞世基每天都要寫上百張紙,也沒有出現錯誤和遺漏,可見他處事非常精確嚴密。
賣官鬻爵 公開受賄
虞世基外表沉著持重,每次說話也多符合煬帝的心思,深得榮寵,朝中大臣無人能和他相比。
虞世基本是一介寒士,因得煬帝重用,步步陞遷顯達富貴,和蘇威、宇文述、裴矩、裴蘊五人併稱為「京都五貴」。
虞世基貪財,隋煬帝任命他和其他六名官員負責選拔官吏。凡是給他行賄的人,他就提拔對方;否則棄之不用,任其報國無門。
他的繼室孫氏性情驕淫,虞世基被其美色所惑,任由孫氏鋪張奢侈。虞世基顯達後,家中的服飾、日常的器具再也沒有往日的素樸之風。
孫氏嫁到虞家,也把前夫的兒子夏侯儼帶了過來。夏侯儼是個頑劣無賴之輩,專為虞世基和孫氏聚斂不義之財。賣官鬻爵,公開受賄。從早到晚,虞家門庭如市,絡繹不絕。虞世基收受的金銀財寶也堆積如山。
罔顧親恩 唯貪為生
虞世基的胞弟虞世南也是一代名士。這對兄弟,同出一母之胞,但選擇的路迥然不同,一個成為隋朝的禍國奸臣,一個成為大唐凌煙閣的功臣。
虞世南雖在宮中擔任官職,但他家境貧寒,窮到無法生存的地步,他那富貴的哥哥都不肯為其提供幫助,救濟一下。因而,虞世基被時人譏諷恥笑,朝野上下,也都很怨恨他的貪婪無厭。
欺詐大眾 朝野離德離心
煬帝巡幸天下,動輒十萬人隨駕,包括文武百官、後宮佳麗,他們的日常開銷都要依靠州縣地方供給,而且必須有四海珍饈美味,極盡鋪張奢華。百姓除了繳納租賦外,還要額外進奉煬帝巡遊所需的一切財物,各級官員橫徵暴斂,因此民生凋弊、疲憊不堪。
大業十一年(615年),隋煬帝巡行到雁門,被突厥人圍攻,隋軍傷亡慘重。虞世基就勸煬帝重賞將士,安撫大眾,並下達詔書暫時停止遼東戰事。軍心很快安定下來,士氣得以重振。但是雁門之圍解決後,將士既沒有得到重賞,還要繼續征討遼東。世人都說他不講信用,欺詐大眾,導致朝野上下離德離心。
以讒言維穩 迷惑國君
「疾風知勁草,板蕩識忠臣」,當外部環境發生巨大的變化後,就可以真實地看出人心相背,忠貞與奸佞的差別。
大業十二年(616年),煬帝不聽群臣勸阻,執意第三次南巡江都。虞世基看到天下民憤洶湧,盜賊越來越多,就請煬帝派兵鎮守洛口倉,以防萬一。煬帝不從,認為他只是一介書生,性情膽怯。
當時天下已經大亂,虞世基看到重臣高熲、張衡等人相繼被殺,心中害怕災禍牽連自己,不敢再忤逆煬帝的旨意,凡是上報地方叛亂、盜賊盛行的奏章都予以扣押。
煬帝見中原已亂,無心北歸,想偏安江東,命群臣廷議偏安之事。大將軍李才力諫不可,請煬帝起駕返還長安。虞世基等人附和煬帝,認為偏安不錯。大將軍當廷和他怒爭,另一臣子李桐客說:「江東潮濕,土地狹隘險惡,內供萬乘,外給三軍,百姓會不堪疲命,屆時會離散逃亂。」但在虞世基等人的阿諛下,其他公卿百官也都吹捧煬帝偏安之策。
社稷面臨危亡旦夕,煬帝依然渾渾噩噩,即使對天下局面心存疑慮,也被虞世基的讒言當場迷惑。楊義臣到河北捕抓盜賊,投降的賊寇高達十萬人。煬帝聽說此事後,驚嘆:「我聽說地方上的盜賊沒多少,為何降賊會這麼多?」虞世基說:「這些鼠輩雖然眾多,但都成不了氣候。楊義臣能剿除盜賊,想必擁兵不少吧。聽說他在外面帶兵很久了,這豈不是便宜了他。」於是煬帝下了一道皇命,調回楊義臣,解散了軍隊。
阻塞言路 讒言禍國
李密率領的百萬瓦崗大軍圍攻京都,占據洛口倉,切斷京都的糧食供應。留守京都的越王楊侗是煬帝的親孫子,他連夜派元善達穿過叛賊占據的地方,前往江都向皇爺爺煬帝請求援兵。
元善達聲淚俱下哭訴京都現狀,煬帝聽到也為之動容,心下悲慼。不料,虞世基在一旁蠱惑說道:「越王年幼,善達說謊。如若像他所說,善達怎能安然到達江都?」
虞世基以讒言為煬帝「維穩」,煬帝瞬時當廷大怒,斥罵善達為小人,竟敢侮辱國君。善達求助無果,只得回去,卻在半途被殺。此後,眾臣怕招橫禍,紛紛噤若寒蟬,不敢再報兵事,言路盡被虞世基堵塞。
江都之變 虞世基被殺
大業十三年(617年),天下群雄割據稱王,群盜劫掠城邑,四海殺氣騰騰,隋朝江山被割據為52處。
次年,宇文化及、司馬德戡、裴虔通等人犯上作亂,殺了隋煬帝,也殺了包括虞世基在內的煬帝近臣。虞世基被殺前,虞世南抱著哥哥失聲痛哭,懇請讓自己替兄長受死,宇文化及不准。虞世基終被叛兵所殺。
結語
古人云:「身為臣子,看到國家有了危險不去扶助;看到國家即將傾覆不去扶持,那還要宰相幹甚麼?」真正的正人君子面臨大是大非,都不會改變氣節。
大唐貞觀時期,唐太宗的主要謀臣杜如晦曾寫過一篇《虞世基罪當死論》。他說,天子若有諍臣,即便天子無道也不會坐失天下。煬帝無道,虞世基身為宰輔,近在帝王身邊,在最該進諫扶持的地方沒有一次據理以爭,捨身苦諫。虞世基不敢進諫,反而阻斷言路;又不辭職請退,將清節玷污。
虞世基位極人臣、盡享榮華富貴,棄社稷家國於危難,為私利賣官鬻爵,收受賄賂釋放重囚。一句話能振興國家,一句話也能毀掉社稷。杜如晦秉筆直書虞世基尸位素餐,論斷其罪。@*#
責任編輯:謝秀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