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按】《天工開物》初刊於1637年(明崇禎十年)。是中國古代一部綜合性的科學技術著作,作者是明朝科學家宋應星。書中記述的許多生產技術,一直沿用到近代。先後有日、英、德、法、俄等譯本。全書分為上中下三篇十八卷,並附有一百二十三幅插圖,描繪了一百三十多項生產技術和工具的名稱、形狀、工序。特分節刊登,以饗讀者。
鍛造第十卷──鍛銅
紅銅(純銅)要冶煉成黃銅,經熔化後才能製造器物。要是用砒霜升煉,便成為白銅器,工費倍增,奢侈的人才使用。原從爐甘石煉成的黃銅,熔後趁熱錘打。加鋅煉成的黃銅,出爐經冷卻後錘打。以銅摻和錫煉成的響銅(方法見《五金》卷)用來製成樂器的,必須是完整的工件,不能用幾部分焊接而成。其餘方形、圓形的器物,用鍛焊或加熱來粘合。小件用錫末為焊料,大件用響銅末為焊料(將銅打碎成粉末,用米飯粘合後舂打。再加入水將飯洗去,銅末具存。不然銅末就會飛散)。若焊接銀器,則用紅銅末。
鍛造樂器時,鉦(俗名鑼)不必先經鑄造,將物料熔成一團後直接錘打。但錘鐲(俗名銅鼓)與丁寧時,則要先鑄成圓片,然後受錘。
錘鉦、鐲時,要將銅料鋪在地面上錘打(如頂圖)。大件要數人合力錘打,由小逐漸攤開,冷錘錘打後,從被鍛件那裡發出樂聲。
銅鼓中間打出突起的圓泡,而後以冷錘定音。聲調分為高與低,妙在鐵鎚起伏用力大小。重打數錘後,使銅片變薄,其聲調低。
銅經錘後呈白色而無光澤,銼後則復現黃色。錘打銅料時的損耗,是錘鐵損耗量的十分之一。銅有腥味而色澤美觀,故鍛銅工匠收入比鍛鐵匠高一等。
原文
《天工開物》錘鍛第十卷──冶銅
凡紅銅升黃而後熔化造器。用砒升者為白銅器,工費倍難,侈者事之。凡黃銅,原從爐甘石升者,不退火性受錘;從倭鉛升者,出爐退火性,以受冷錘。凡響銅入錫參和(法具《五金》卷)。成樂器者必圓成無焊。其餘方圓用器,走焊、炙火粘合。用錫末者為小焊,用響銅末者為大焊(碎銅為末,用飯粘和打,入水洗去飯,銅末具存,不然則撒散)。若焊銀器,則用紅銅末。凡錘樂器:錘鉦(俗名鑼)不事先鑄,鎔團即錘;錘鐲(俗名銅鼓)與丁寧,則先鑄成圓片,然後受錘。凡錘鉦、鐲,皆鋪團於地面。巨者眾共揮力。由小闊開,就身起弦,聲俱從冷錘點發。其銅鼓中間突起隆砲,而後冷錘開聲。聲分雌與雄,則在分厘起伏之妙。重數錘者,其聲為雄。凡銅經錘之後,色成啞白,受鎈復現黃光。經錘折耗,鐵損其十者,銅只去其一。氣腥而色美,故錘工亦貴重鐵工一等云。
【注釋】
紅銅:純銅。
黃銅:銅鋅合金。由紅銅(純銅)加爐甘石(含碳酸鋅)或鋅煉成。
倭鉛:鋅。
鉦鐲:讀征。古代樂器,形似鍾而有長柄,擊之而鳴。作者把銅鑼誤為鉦。插圖為錘鑼。
鐲:讀酌。古代軍中樂器,鍾狀的鈴。作者把銅鼓誤為鐲。
丁寧:古代行軍時用的銅鉦。@#
──轉自《新三才》
點閱【天工開物】相關系列文章。
責任編輯:王愉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