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按】《天工開物》初刊於1637年(明崇禎十年)。是中國古代一部綜合性的科學技術著作,作者是明朝科學家宋應星。書中記述的許多生產技術,一直沿用到近代。先後有日、英、德、法、俄等譯本。全書分為上中下三篇十八卷,並附有一百二十三幅插圖,描繪了一百三十多項生產技術和工具的名稱、形狀、工序。特分節刊登,以饗讀者。
鍛造第十卷
鋤、鎛
整治土地、種植莊稼用的鋤頭和闊口鋤之類,以熟鐵鍛成,再將熔化的生鐵淋在鋤口,入水中淬火後,即變得硬而堅韌。重一斤的鍬、鋤,淋上生鐵三錢為最好。淋少則不堅硬,淋多又太硬而易折。
銼
銼用純鋼作成。未淬火時,鋼性較軟。用已淬火的鋼,用平口鑿在銼坯表面上開出縱、斜的紋理,劃紋理時斜向進鑿,紋理鋒芒才能像火焰狀那樣。鑿紋後,入火燒紅,取出稍冷一下,再入水中淬火。
銼刀用久後便磨平,這時要退火使鋼性變軟,再用平日鑿重新劃出紋理。
各種銼當中,開鋸齒用茅葉銼(三角銼),再用快弦銼(半圓銼)。加工銅錢用方長牽銼,加工鎖頭和鑰匙用方條銼,加工骨角用劍面銼(鑢鐋,讀慮燙,即成語「如切如磋」中用來磨骨角的工具)。加工木料則用香銼,銼面沒有縱紋、斜紋,而是錐成一些圓眼(開銼紋時,先將羊角粉、鹽與醋拌合,塗上後再開鑿)。
錐(鑽)
錐(鑽)用熟鐵鎚成,不必加鋼。修整書籍之類用圓錐,縫皮革用扁錐。木工轉繩穿孔以打釘拼合木件的,用蛇頭鑽。其形制是鑽尖長二分左右,一面是圓弧形,另一面挖入,旁邊有兩個稜,以便轉動繩索。鑽銅片用雞心鑽,鑽身有三稜的叫旋鑽,帶四稜而末端尖銳的叫打鑽。
原文
《天工開物》錘鍛第十卷──鋤、鎛、銼、錐
鋤、鎛
凡治地生物,用鋤、鎛之屬,熟鐵煅成,熔化生鐵淋口,入水淬健,即成剛勁。每鍬、鋤重一斤者,淋生鐵三錢為率。少則不堅,多則過剛而折。
鎈(銼)
凡鐵鎈,純鋼為之。未健之時,鋼性亦軟。以己健鋼鏩(讀漸)成縱斜文理,劃時斜向入,則文方成焰。劃後燒紅退微冷,入水健。久用乖平,入火退去健性,再用鏩劃。
凡鎈,開鋸齒用茅葉鎈,後用快弦鎈;治銅錢用方長牽鎈;鎖鑰之類用方條鎈;治骨角用劍面鎈(朱註所謂鑢鐋);治木末則錐成圓眼,不用縱斜文者,名曰香鎈(劃鎈紋時,用羊角末和鹽醋先塗。)
錐(鑽)
凡錐,熟鐵鎚成,不入鋼和。治書編之類用圓鑽。攻皮革用扁鑽。梓人轉索通眼、引釘合木者,用蛇頭鑽,其制:穎上二分許,一面圓,二面剜入,傍起兩稜,以便轉索。治銅葉用雞心鑽。其通身三稜者,名旋鑽。通身四方而末銳者,名打鑽。
【注釋】
鎛(讀博):闊口鋤。
生鐵淋口:在熟鐵坯件刃部淋上-層生鐵,冷錘、淬火後使刃部堅硬耐磨。這是中國金屬加工技術中的一項創造。
鎈(讀差、搓):銼刀。
鏩(讀漸):平口鑿。
香鎈:木工用來銼平難刨木料的一種銼刀。木料受銼時散發木脂香味,故名。
梓人:木匠。
穎:工具的尖端或尖銳部份。
稜:物體的邊角或尖角。
@#
──轉自《新三才》
點閱【天工開物】相關系列文章。
責任編輯:王愉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