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tvsmo.com

北加州野火控制再傳捷報 撤離令正陸續解除

加州史上最嚴重的山林大火已造成至少40人死亡,原本美麗的社區幾乎全毁。圖為2017年10月14日,加州聖羅莎一處遭焚毁的民宅。(David McNew/Getty Images)

人氣: 310
【字號】    
   標籤: tags: , , , ,

【大紀元2017年10月16日訊】(大紀元記者周鳳臨綜合報導)肆虐北加州的野火已導致40人死亡,延燒了20萬英畝,10月15日(上週日),消防隊再傳捷報,根據目前進展狀況,火勢控制已經從原來的難以奏效狀態發生逆轉,有望將索諾瑪(Sonoma)和聖塔羅莎(Santa Rosa)的野火撲滅。

天氣狀況改變、風力減輕也遏制了火勢蔓延,天空從煙塵蔽日轉好。隨著情況繼續好轉,一些地方的強制撤離令已獲解除。

10月9日被強制撤離的格倫艾倫(Glen Ellen)居民布魯斯·魏雷勒(Bruce Wegleitner)欣喜地表示,多日來終於看到藍天了。

到10月15日上午為止,肆虐納帕(Napa)、索諾瑪縣的3個主要的大火——阿特拉斯(Atlas)、塔布斯(Tubbs)和納恩斯(Nuns)令面積達13萬3,633英畝的土地變為焦土。當局稱,目前火災導致死亡的人數仍維持在40人。

加州史上最嚴重的山林大火造成的死亡人數上升到至少40人。圖為2017年10月14日,加州聖羅莎,救難人員正在火災現場進行搜救。(David McNew/Getty Images)

加州森林防火部(California Department of Forestry and Fire Protection Services)宣布,截至15日上午7:30,3場大火中有2個已經超過50%受控。其中,納帕縣延燒了3萬5,470英畝的塔布斯大火,已經有60%受控,在納帕和索諾瑪縣延燒了5萬1,057英畝的阿特拉斯大火,也已有56%受控。

令聖塔羅莎市和索諾瑪市數千房屋被毀,並造成大面積強制撤離的納恩斯大火,延燒了4萬7,106英畝,到15日上午也已取得進展,從一天前的10%受控,改善到了25%受控。當局計劃調集更多消防資源來抗擊納恩斯大火。

15日上午,火災災區沒有發出新的撤離令,與此相反,當局正逐步解除情況好轉地區的強制撤離令,從15日上午起,當局解除了納帕市的撤離令;到15日下午,卡利斯托加(Calistoga)的撤離令也被解除。

納帕縣消防局長巴里·比爾曼(Barry Biermann)稱,目前雖未完全走出險境,但已經獲得了巨大進展。

加州史上最嚴重的山林大火已造成至少40人死亡,原本美麗的社區幾乎全毁。圖為2017年10月14日,加州聖羅莎附近的火勢尚未撲滅。(David McNew/Getty Images)SANTA ROSA, CA -OCTOBER 14: Flames rise behind Ledson Winery on October 14, 2017 in Kenwood, near Santa Rosa, California. At least 40 people are confirmed dead with hundreds still missing. Officials expect the death toll to rise, and now estimate that 5,700 structures have been destroyed. (Photo by David McNew/Getty Images)

索諾瑪縣下午公布了4名新確認的火災遇難者名單,該縣22名死亡人員中他們已經確認了其中14人的身分。縣警長羅伯·喬達諾(Rob Giordano)表示,目前仍有170人失蹤。

加州消防廳報告稱,從火災發生以來,索諾瑪縣共有10萬2千人被強制撤離。目前,加州還有7萬5千人被疏散。

災情嚴重的聖塔羅莎市的火勢已經基本得到控制,但全城仍飄散著白色灰燼,人們依然需要戴口罩呼吸。數千受災民眾的情況仍未好轉,數百人仍然留在避難所。

隨著主要大火逐漸受控,空氣質量逐步好轉。北灣山地的空氣質量警報已於15日上午8時被解除;東灣山地、Diablo Range的警報也已解除。

舊金山灣區的空氣質量警報將持續到10月16日(週一),但灣區空氣質量管理局(Bay Area Air Quality Management District)稱,馬林縣和納帕一些地區的天空已經恢復清亮,但納帕大部分地區的空氣仍然有害健康,週末以來東灣地區的空氣質量已經獲得很大改善。

雨季首場降雨本週將襲擊北加州,國家氣象局表示,這場降雨預計將為舊金山灣區帶來1/4至1/2英寸的雨量。

許多受大火影響停課的學校,都即將於16日正常開課。◇

(此文發表於1156A期舊金山灣區新聞版)

責任編輯:王洪生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