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tvsmo.com

台研發核武失敗 張憲義叛逃赴美29年首談往事

人氣: 907
【字號】    
   標籤: tags: , , , , ,

【大紀元2017年01月09日訊】中華民國前總統蔣經國曾經秘密研發核武,但後來因為參與研發的中科院核研所副所長張憲義叛逃美國而失敗。張憲義在叛逃赴美29年後,1月9日以視訊方式首度公開亮相。他表示自己願意露面,並不是要為自己平反。

美檔案解密:蔣經國因中共核試驗想發展核武

根據《外交官》(The Diplomat)2016年2月20日報導,美國政府公布的解密文件揭露,中共於1964年在新疆成功執行了核試驗,觸動台灣領導人蔣經國的敏感神經,因而在上世紀60年代末,蔣經國也開始致力於核武的發展。

據報導,美國政府公布解密的完整文件,首度披露台灣曾在上世紀70年代後期致力研發可用於武器的核技術,國際原子能機構(IAEA)發現台灣試圖製造武器級的鈽和濃縮鈾。

蔣經國逝世27週年臺灣緬懷親民精神
中華民國蔣故總統經國。(國防部發言人臉書)
1964年中共核武實驗首度成功,當時的中華民國總統蔣介石深感威脅,希望美國能支援台灣對大陸核設施的破壞工作。但美國早在1966年即開始干預台灣核武研發,一直到1976年9月都在試圖阻止台灣擁有獨立的核武研發能力,一直到張憲義1988年攜妻小逃往美國,將台灣核武發展的最新資料提供給美國中情局(CIA)後,才終結了台灣發展核武的計劃。
張憲義首度露面視訊談往事

據中央社報導,張憲義在美國CIA的安排下,於1988年1月出境到美國。中研院副研究員陳儀深對張憲義的口述訪談《核彈!間諜?CIA:張憲義訪問記錄》今天上午舉行新書發表會。在離台29年後,張憲義今天透過越洋視訊,首度公開談論此事。張憲義說:「我不是為了錢出這本書,我也不是要平反。」

張憲義說,他大學畢業後,1967年到1988年參與台灣核武研發工作,這是他的幸運。也許大家覺得很奇怪,為何CIA看上他?他認為是因為兩件事情。他說,第一個是他跟前中科院長唐君鉑將軍的關係,唐君鉑是他恩師;另一個是1979年12月氫彈之父愛德華泰勒(Edward Teller)到核研所訪問,那時他40歲左右,不知道天高地厚,直接開門見山地問,氫彈從核分裂彈引發出來,過程有沒有不為人知的穩定程序在裡面,可以產生那麼高的高爆炸量的氫彈出來。

他說,泰勒看著他很驚訝,怎麼會問這問題,泰勒說就算有也不能講;他認為泰勒回去之後有向美國報告「恐怕這小子要注意一下」。張憲義相信自己就此進入美國所謂的黑名單內。他說,1988年的事件,震撼力應該不會比北韓核試爆來得差,從負面來看,核武研發在台灣終止了,正面來看,台灣核武研發的製作能力得到國際間高度評價。

張憲義說,雖然他的父親曾一再告誡他不能回台灣,父親經歷過「二二八」事件,是白色恐怖的見證者,父親病危,他想過回去看父親,但弟弟轉述父親在睡夢中大喊:「張憲義千萬不要回來!」張憲義說:「我沒回去,我心在台灣」。

台灣研發核武失敗 張憲義叛逃首露面談往事
中研院研究員陳儀深(左)對1988年1月棄職逃到美國的前中科院核能所副所長張憲義的口述訪談。(遠足文化臉書)

陳儀深教授口述訪談張憲義

張憲義表示,「這次接受陳儀深教授的口述訪談,是希望藉由這個機會,將台灣過去二三十年來,從核武研發、核能發電到非核家園這些過程中一些不為人所知的內容以及我個人的心路歷程等,完整地向世人公開。過去我拒絕過很多人的專訪,如今願意接受口述歷史的記錄,單純是希望能夠還原歷史真實的面貌,這是接受口述訪問最主要的目的。」

張憲義在新書受訪時說,在唐君鉑的領導下,台灣中科院核能研究所已經完成蔣介石和蔣經國交付的使命,「我們有能力,但是絕不製作核武器。」這句話是一個實質的政策宣示,並非只是為了應付1977年美國卡特總統的裁減核武宣示而已。

在這項政策宣示中,並未明示台灣有製作核武的能力,但從此不研究,也不再有進一步的核武開發,或是補充製造任何核武的武裝實力。換句話說,有關核武方面的研究能力和實際製作核武之間,存在著一個模糊空間。這就造成所謂「紅線」的問題。美國始終有一條紅線的容忍標準,是以《禁止擴散核武條約》(Treaty on the Non-Proliferation of Nuclear Weapons, NPT)的精神為基準,加上核武安全專家認定的潛在核武威脅標準。

他說,很顯然,當時台灣中科院的核能研究團隊未能確切了解這條紅線。1986年,中科院向郝柏村簡報有能力進一步精進核武研發能力,這是否已經牴觸或違反蔣經國所宣示的「不製作核武」政策?事實上,包含郝柏村在內,在場所有當事人的認知是沒有違背。依他的評估,一旦高層下達命令,以當時的人力、技術能力還有設施物料的儲備,台灣在一至兩年之內就可以製造出核武器。

但這樣的發展期程並不能符合當時台灣國防戰略的需求,所以中科院才會著手核武精進方案,期盼能在三至六個月內成功生產實用化的核彈,郝柏村點頭默許這個方案。然而,這已經踏入了美方無法容忍的紅線了。當時正式的軍事國防科技會議並未將核武發展列入會議中討論。不過軍方的戰略需求已經考慮到,萬一台海發生軍事衝突,也就是如果中共真的攻打台灣,或者封鎖台灣海峽,台灣能撐多久?軍方高層的看法是三到六個月,這是依據當時中華民國的國防科技實力,及針對中共的武力發展與政經背景所作的評估。#

責任編輯:鍾元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