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门威尼斯人赌场官网

文化漫談

孔子論飲食之道

孔子(大紀元製圖)

俗話說,民以食為天。「天」,表示崇高重要,表示敬意。此語出自《史記・酈生陸賈列傳》:「王者以民人為天,而民人以食為天。」成就統一大業的王者以平民百姓為天,而平民百姓又以糧食為天。《文子・上仁》:「食者人之本也,民者國之基也」,也是同理。《洪範八政》,一曰食。

「夫禮之初,始諸飲食」

《禮記・禮運》記載,孔子曰:「夫禮之初,始諸飲食。」上古禮的產生,是從飲食開始的,那時的人們把穀物、豬肉放在燒熱的石頭上焙烤,掘地為坑當酒尊,以手捧酒而飲,摶土為鼓槌,築個小土台子當鼓,他們用這種生活方式也可以來表達對於鬼神的敬意。這就是最原始的祭禮,這說明飲食之道是與祭祀聯繫在一起的。

《論語・鄉黨》中記載:「齊必變食,居必遷坐。」「齊」同「齋」,是說祭祀的時候,要齋戒,一定要改變平常的飲食,居住也一定搬移地方(不與妻妾同房)。

由於祭祀是一件大事,在飲食的要求上,「食不厭精,膾不厭細。食饐而餲,魚餒而肉敗,不食;色惡,不食;臭惡,不食;失飪,不食;不時,不食;割不正,不食;不得其醬,不食。肉雖多,不使勝食氣。唯酒無量,不及亂。沽酒市脯,不食。不撤薑食,不多食。」

糧食不嫌舂得精,魚和肉不嫌切得細。糧食陳舊和變味了,魚和肉腐爛了,都不吃。食物的顏色變了,不吃。氣味變了,不吃。烹調不當,不吃。不時新的東西,不吃。肉切得不方正,不吃。佐料放得不適當,不吃。席上的肉雖多,但吃的量不超過米麵的量。只有酒沒有限制,但不喝醉。從市上買來的肉乾和酒,不吃。每餐必須有薑,但也不多吃。

同時,孔子參加國君祭祀典禮時分到的肉,不能留到第二天。祭祀用過的肉不超過三天,超過三天,就不吃了。

《孔子家語・在厄》記載,孔子受困於陳、蔡之地,顏回、仲由在一間土屋下煮飯,子貢遠遠地望見顏回在吃鍋中的飯,很不高興,以為顏回在偷吃。孔子把顏回叫進來說:「前幾天我夢見了祖先,這難道是祖先在啟發我們保佑我們嗎?你做好飯趕快端上來,我要進獻給祖先。」顏回說:「剛才有灰塵掉入飯中,如果留在飯中則不乾淨;假如扔掉,又很可惜。我就把它吃了,這飯不能用來祭祖了。」孔子說:「這樣的話,我也會吃掉。」

這個故事說明,君子對個人的飲食並不計較,所謂「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但是對於祭祀則需要正心誠意,極盡禮術。

《論語・秦伯》中,孔子說:「對於禹,我沒有什麼可以挑剔的了。他的飲食很簡單而盡力去孝敬鬼神;他平時穿的衣服很簡樸,而祭祀時儘量穿得華美,他自己住的宮室很低矮,而致力於修治水利事宜。對於禹,我確實沒有什麼挑剔的了。」

「祭之道」

《禮記・祭統》曰:「外則盡物,內則盡志,此祭之心也。」只要是天下生的,地上長的,只要是可以用來進獻的,沒有一樣沒有,這表示祭品的極其豐盛。外觀則要求祭品極其豐盛,內心則極其虔誠、盡其心志,這才算是祭祀的用心。所以,天子才在南郊親耕,以提供祭品;王后在北郊親自養蠶,以提供祭服;諸侯在東郊親耕,也是用以提供祭品;夫人在北郊親自養蠶,也是用以提供祭服。是為了表達自己的誠信,有了誠信才算盡心,這就是「祭之道」。

到了將要舉行祭祀的時候,君子就要齋戒。君子不是從事於祭祀的大事,在不需要恭敬的場合,就不齋戒。不齋戒做事就沒有禁忌,嗜欲也沒有限制。但到了要齋戒的時候,禁忌之事就不能做,嗜欲也要加以限制,耳不聽音樂。所以古書上說:「齋戒的人不舉樂。」就是說齋戒的時候不敢分散心思。心中無雜念,必然合乎正道;手足不亂動,必然合乎規矩。所以君子的齋戒,其目的就在於達到身心的純潔。為此目的,所以先散齋七天收斂一下心志,然後再致齋三天。把心志收斂住了就叫做齋戒。齋戒是高度的身心純潔,然後才可以和神明打交道。

祭祀在四季也有不同:春祭叫構,夏祭叫諦,秋祭叫嘗,冬祭叫悉。祭祀是一件大事,祭祀時薦獻的供品也要完備。「禮莫大於敬」,孝順的心再加上完備的祭品,這大概就是教化的根本吧。古人認為祭祀有十種意義:第一是體現事奉鬼神之道,第二是體現君臣之義,第三是體現父子關係,第四是體現貴賤有別,第五是體現親疏有別,第六是體現爵賞的施行,第七是體現夫婦之別,第八是體現政事公平,第九是體現長幼有序,第十是體現上下關係。

「禮義以為紀」

那麼古人為何重祭祀之禮呢?《禮記・禮運》記載,孔子曾作為來賓參與蜡祭,祭畢,孔子出來到宮門外的高台上散步,喟然長嘆。孔子的感嘆,當是感嘆魯君的失禮,乃至大道不行。因為只有天子才可以祭天地,諸侯只能祭祀自己國土內的社神與穀神。孔子認為魯國舉行的郊天諦祖,不合乎禮的規定,魯是周公的封國,這說明周禮真是衰敗了。

孔子認為,「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選賢與能,講信修睦,「人不獨親其親,不獨子其子,」人們不願把財物丟棄在地上,但也不必私藏;力氣生怕不是出在自己身上,也不一定是為了自己。勾心鬥角不興,盜竊亂賊不作,是一個外戶不閉的大同之治。

「大道既隱,天下為家,各親其親,各子其子」,財物生怕不歸自己所有,氣力唯恐出於己身。內城外城加上護城河,被當作防禦設施。「禮義以為紀」,把禮義作為根本大法,用來規範君臣,使父子親密,使兄弟和睦,使夫婦和諧……於是謀劃的事就隨之而生,兵戈之事也因此而起。

夏禹、商湯、周文王、武王、成王、周公這六位君子,沒有不謹慎於禮的,用禮來表彰正義,考察誠信,指明過錯,效法仁愛,講究禮讓,向百姓展示一切都是有規可循。

孔子曰:「是故夫禮,必本於天,肴於地,列於鬼神,達於喪祭、射御、冠昏、朝聘。」孔子認為,禮,一定是源出於天,效法於地,布列效法於鬼神,通達於喪禮、祭禮、射禮、鄉飲酒禮、冠禮、婚禮、覷禮、聘禮之中。

《禮記・祭統》曰:「凡治人之道,莫急於禮。禮有五經,莫重於祭。」在管理百姓的種種方法之中,沒有比禮更重要的了。禮有吉禮、凶禮、賓禮、軍禮、嘉禮也。其中最重要的便是祭禮。《周禮・春官・大宗伯》曰:「以吉禮事邦國之鬼神祇。」凡祭祀天神、地只、人鬼之禮屬吉禮。祭禮,並不是外在之物強迫人這麼辦,而是發自內心的。心中畏懼而奉之以禮。所以,只有賢者能盡祭祀之義。而賢者之祭,也一定會得到上天的降福。

責任編輯:李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