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门威尼斯人赌场官网

孔子論飲食之道

作者:李曉徑

孔子(大紀元製圖)

font print 人氣: 1984
【字號】    
   標籤: tags: ,

俗話說,民以食為天。「天」,表示崇高重要,表示敬意。此語出自《史記・酈生陸賈列傳》:「王者以民人為天,而民人以食為天。」成就統一大業的王者以平民百姓為天,而平民百姓又以糧食為天。《文子・上仁》:「食者人之本也,民者國之基也」,也是同理。《洪範八政》,一曰食。

「夫禮之初,始諸飲食」

《禮記・禮運》記載,孔子曰:「夫禮之初,始諸飲食。」上古禮的產生,是從飲食開始的,那時的人們把穀物、豬肉放在燒熱的石頭上焙烤,掘地為坑當酒尊,以手捧酒而飲,摶土為鼓槌,築個小土台子當鼓,他們用這種生活方式也可以來表達對於鬼神的敬意。這就是最原始的祭禮,這說明飲食之道是與祭祀聯繫在一起的。

《論語・鄉黨》中記載:「齊必變食,居必遷坐。」「齊」同「齋」,是說祭祀的時候,要齋戒,一定要改變平常的飲食,居住也一定搬移地方(不與妻妾同房)。

由於祭祀是一件大事,在飲食的要求上,「食不厭精,膾不厭細。食饐而餲,魚餒而肉敗,不食;色惡,不食;臭惡,不食;失飪,不食;不時,不食;割不正,不食;不得其醬,不食。肉雖多,不使勝食氣。唯酒無量,不及亂。沽酒市脯,不食。不撤薑食,不多食。」

糧食不嫌舂得精,魚和肉不嫌切得細。糧食陳舊和變味了,魚和肉腐爛了,都不吃。食物的顏色變了,不吃。氣味變了,不吃。烹調不當,不吃。不時新的東西,不吃。肉切得不方正,不吃。佐料放得不適當,不吃。席上的肉雖多,但吃的量不超過米麵的量。只有酒沒有限制,但不喝醉。從市上買來的肉乾和酒,不吃。每餐必須有薑,但也不多吃。

同時,孔子參加國君祭祀典禮時分到的肉,不能留到第二天。祭祀用過的肉不超過三天,超過三天,就不吃了。

《孔子家語・在厄》記載,孔子受困於陳、蔡之地,顏回、仲由在一間土屋下煮飯,子貢遠遠地望見顏回在吃鍋中的飯,很不高興,以為顏回在偷吃。孔子把顏回叫進來說:「前幾天我夢見了祖先,這難道是祖先在啟發我們保佑我們嗎?你做好飯趕快端上來,我要進獻給祖先。」顏回說:「剛才有灰塵掉入飯中,如果留在飯中則不乾淨;假如扔掉,又很可惜。我就把它吃了,這飯不能用來祭祖了。」孔子說:「這樣的話,我也會吃掉。」

這個故事說明,君子對個人的飲食並不計較,所謂「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但是對於祭祀則需要正心誠意,極盡禮術。

《論語・秦伯》中,孔子說:「對於禹,我沒有什麼可以挑剔的了。他的飲食很簡單而盡力去孝敬鬼神;他平時穿的衣服很簡樸,而祭祀時儘量穿得華美,他自己住的宮室很低矮,而致力於修治水利事宜。對於禹,我確實沒有什麼挑剔的了。」

「祭之道」

《禮記・祭統》曰:「外則盡物,內則盡志,此祭之心也。」只要是天下生的,地上長的,只要是可以用來進獻的,沒有一樣沒有,這表示祭品的極其豐盛。外觀則要求祭品極其豐盛,內心則極其虔誠、盡其心志,這才算是祭祀的用心。所以,天子才在南郊親耕,以提供祭品;王后在北郊親自養蠶,以提供祭服;諸侯在東郊親耕,也是用以提供祭品;夫人在北郊親自養蠶,也是用以提供祭服。是為了表達自己的誠信,有了誠信才算盡心,這就是「祭之道」。

到了將要舉行祭祀的時候,君子就要齋戒。君子不是從事於祭祀的大事,在不需要恭敬的場合,就不齋戒。不齋戒做事就沒有禁忌,嗜欲也沒有限制。但到了要齋戒的時候,禁忌之事就不能做,嗜欲也要加以限制,耳不聽音樂。所以古書上說:「齋戒的人不舉樂。」就是說齋戒的時候不敢分散心思。心中無雜念,必然合乎正道;手足不亂動,必然合乎規矩。所以君子的齋戒,其目的就在於達到身心的純潔。為此目的,所以先散齋七天收斂一下心志,然後再致齋三天。把心志收斂住了就叫做齋戒。齋戒是高度的身心純潔,然後才可以和神明打交道。

祭祀在四季也有不同:春祭叫構,夏祭叫諦,秋祭叫嘗,冬祭叫悉。祭祀是一件大事,祭祀時薦獻的供品也要完備。「禮莫大於敬」,孝順的心再加上完備的祭品,這大概就是教化的根本吧。古人認為祭祀有十種意義:第一是體現事奉鬼神之道,第二是體現君臣之義,第三是體現父子關係,第四是體現貴賤有別,第五是體現親疏有別,第六是體現爵賞的施行,第七是體現夫婦之別,第八是體現政事公平,第九是體現長幼有序,第十是體現上下關係。

「禮義以為紀」

那麼古人為何重祭祀之禮呢?《禮記・禮運》記載,孔子曾作為來賓參與蜡祭,祭畢,孔子出來到宮門外的高台上散步,喟然長嘆。孔子的感嘆,當是感嘆魯君的失禮,乃至大道不行。因為只有天子才可以祭天地,諸侯只能祭祀自己國土內的社神與穀神。孔子認為魯國舉行的郊天諦祖,不合乎禮的規定,魯是周公的封國,這說明周禮真是衰敗了。

孔子認為,「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選賢與能,講信修睦,「人不獨親其親,不獨子其子,」人們不願把財物丟棄在地上,但也不必私藏;力氣生怕不是出在自己身上,也不一定是為了自己。勾心鬥角不興,盜竊亂賊不作,是一個外戶不閉的大同之治。

「大道既隱,天下為家,各親其親,各子其子」,財物生怕不歸自己所有,氣力唯恐出於己身。內城外城加上護城河,被當作防禦設施。「禮義以為紀」,把禮義作為根本大法,用來規範君臣,使父子親密,使兄弟和睦,使夫婦和諧……於是謀劃的事就隨之而生,兵戈之事也因此而起。

夏禹、商湯、周文王、武王、成王、周公這六位君子,沒有不謹慎於禮的,用禮來表彰正義,考察誠信,指明過錯,效法仁愛,講究禮讓,向百姓展示一切都是有規可循。

孔子曰:「是故夫禮,必本於天,肴於地,列於鬼神,達於喪祭、射御、冠昏、朝聘。」孔子認為,禮,一定是源出於天,效法於地,布列效法於鬼神,通達於喪禮、祭禮、射禮、鄉飲酒禮、冠禮、婚禮、覷禮、聘禮之中。

《禮記・祭統》曰:「凡治人之道,莫急於禮。禮有五經,莫重於祭。」在管理百姓的種種方法之中,沒有比禮更重要的了。禮有吉禮、凶禮、賓禮、軍禮、嘉禮也。其中最重要的便是祭禮。《周禮・春官・大宗伯》曰:「以吉禮事邦國之鬼神祇。」凡祭祀天神、地只、人鬼之禮屬吉禮。祭禮,並不是外在之物強迫人這麼辦,而是發自內心的。心中畏懼而奉之以禮。所以,只有賢者能盡祭祀之義。而賢者之祭,也一定會得到上天的降福。

責任編輯:李梅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
related article
  • 一代英主李世民他以極大的毅力、睿智的目光,將自己戎馬一生的征戰經驗、勵精圖治的治國之道,用流暢的文筆、深邃的智慧、成功的範例一氣呵成,撰著《帝範》十二篇,作為對太子李治的訓誡之辭。寫完此書第二年,太宗即與世長辭,《帝範》便成為他的政治遺囑和絕筆之文。
  • 定公問:「君使臣,臣事君,如之何(2)?」孔子對曰:「君使臣以(3)禮,臣事君以忠。」 (《論語·八佾第三》)
  • 孔子問子路說:「你有什麼愛好?」子路回答:「喜歡舞弄長劍。」孔子說:「我不是問的這,我是說憑借你的才幹,再加上學習,別人怎麼趕的上你呢?」
  • 傳統女性的標準來源於古人的天人合一思想和由之衍生出的傳統道德觀念。《易經》曰:一陰一陽謂之道。「陰」「陽」屬於兩種不同的物質,自然有其不同的屬 性。「乾」、「坤」兩卦則是陰陽的典型代表。「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陰柔與陽剛是其特性的表現,對應於人,則男性屬於陽剛,女性屬於陰柔,剛柔相濟,相互依存,方能和諧相處,這是大道落實於人後形成的道德規範與禮儀要求。
  • 在清朝的皇家教育中,康熙帝特別推崇一些滿族的禮節,比如冠帽要放置有序;吃東西不管多寡要與人分享;不要回顧斜視等。儘管這些禮節至細至微,但今天品來別有一番風味。
  • 或許受《三國演義》的影響,很多人將周瑜與「心胸狹窄」、「嫉賢妒能」聯繫在一起,但歷史的真實卻與之相反。(公有領域/大紀元製圖)
    「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故壘西邊,人道是,三國周郎赤壁。亂石穿空,驚濤拍岸,捲起千堆雪。江山如畫,一時多少豪傑!遙想公瑾當年,小喬初嫁了,雄姿英發,羽扇綸巾,談笑間,檣櫓灰飛煙滅。」宋代大文學家蘇軾這首氣勢磅礡的詞作中提到的「雄姿英發,羽扇綸巾,談笑間,檣櫓灰飛煙滅」的周郎正是三國時的風雲人物之一:江東孫權的大將周瑜,周公瑾。
  • 關於君臣之道,孟子曾有這樣一段話:「君之視臣如手足,則臣視君如腹心;君之視臣如犬馬,則臣視君如國人;君之視臣如土芥,則臣視君如寇仇。」意思是君臣的相處之道是:「君主把臣下當手足相待,臣下就會把君主當腹心,以死相報;君主把臣下當牲畜,臣下就會把君主當一般不相干的人對待;君主把臣下當泥土草芥,臣下就會把君主當仇敵。」作為江東雄主,孫權相當成功地詮釋了君臣恩義,不妨以江東四傑為例。
  • 整個三國的歷史演繹了一個「義」字,桃園三結義是英雄結拜之義,一旦結義,自應福禍同當,生死與共;關雲長華容道義釋曹孟德,詮釋了故人之義。三國尤為感人的是劉備與諸葛亮之間肝膽相照,演繹了一段君臣之義。上引杜甫詠懷古蹟的七言律詩,點出劉備與諸葛亮君臣一體,享受相同的祭祀。
  • 不同於世上其它國家歷史,華夏舞台以朝代更替方式呈現其獨有之「一朝天子,一朝臣,一朝文化」特色。貞觀二十二年太宗親撰《帝范》一書,分君體、建親、求賢、審官、納諫、去讒、誡盈、崇儉、賞罰、務農、閱武、崇文十二篇,賜皇太子李治(後為唐高宗),闡述帝王之道,垂范萬世。
  • 《論語・八佾》記載:定公問曰:「君使臣,臣事君,如之何?」孔子對曰:「君使臣以禮,臣事君以忠。」從此,「君待臣以禮,臣待君以忠」,被認為是古代君臣的禮儀核心。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