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陸假貨劣貨充斥 陸客赴港搶購高品質年貨
【大紀元2017年01月20日訊】(大紀元記者梁珍、辛鴻香港報導)又到黃曆新年,正是中國人辦年貨的好時機。為購買真貨優質貨,不少大陸遊客紛紛選擇赴海外購物,當中香港再成熱點。香港旅遊發展局最新調查發現,最近兩個月訪港旅客數字整體跌幅收窄,其中去年12月前半個月更上升4.4%,當中大陸遊客上升3.8%。這對業界而言,是「一針強心針」。不過,記者走訪各區發現,大陸遊客的消費模式已明顯改變,搶購奢侈品的熱潮已減退,趨向更加理性和平和,貨品當中保健品及日用品等大熱。
臨近歲晚,香港名店林立的尖沙咀海港城(HarbourCity)已沒有前兩年名牌店前大排長龍的景象,廣東道變得明顯寬敞和疏落。以往HERMES、Dior、CHANEL、LV的旗艦店在早上開門之前,門外已經排長隊,其中以講國語的大陸客人為主。
奢侈品褪色 名店人流疏落
在北京做礦產生意的陳先生,帶著漂亮的女友排隊進LV店後空手而出,「沒有看中款式」。經常來香港購物的他,每次平均消費10-20萬元,但直言在香港買名牌已經沒有以往的吸引力,「英鎊、歐元大貶,去歐洲買更便宜。」
銅鑼灣、旺角一帶也沒有以往的擁擠人流;彌敦道上密集的金鋪人流疏落,店員人數比顧客還要多。
香港最大的珠寶連鎖店之一周大福在港澳的零售點,由2015年3月底的112家下跌到2016年底的102家,一年多時間關閉了10家店舖。周大福董事會主席鄭家純在此前的報告中稱,大陸遊客在港澳消費減少,「這使得經營環境挑戰重重」。
近水樓台屯門等成新熱點
不過,在鄰近大陸的屯門、元朗、沙田一帶,卻多了不少拖著行李箱的大陸遊客,搶購日用品帶回大陸。
本週三,記者到屯門西鐵站相連的V-city商場實地考察。這裡和最近的深圳灣口岸只有15分鐘的巴士車程,也是最鄰近深圳灣的大型商場,因此備受深圳居民歡迎,無論是附近相連的大型商場,還是外圍的新墟老街,到處都有大陸客的身影。
「我們每天都來,整天都在屯門這一帶泡著,按客戶需要,要甚麼買甚麼。」三名操外地口音的年輕女子,拖著行李箱,拿著一張購物單,在V-city商場按單掃貨,購買的清單從SK-II化妝品到藥品,應有盡有。據說每轉可以賺取約100港元。撐起水貨市場的,源於大陸巨大的購物需求。
大陸假貨充斥 港貨真物美
來自深圳的張小姐和郭小姐,每人都拖著兩個行李箱,來香港採購年貨,很快就塞得滿滿的,要蹲在地上整理行李。她們聲明自己不是走水貨,「因為太忙,沒有時間。」但坦言身邊的不少朋友,家庭主婦,都願意來香港購物,順便幫忙帶貨「賺點差價」。
「我們喜歡來香港買東西,是因為注重品質,這裡的東西比較令人放心。而且價錢便宜兩三成。」郭小姐說。最喜歡來香港買日用品、保健品和食品等,至於奢侈品,她說只會買皮包,對手錶、珠寶等不感興趣。
她們今次主要是購買金莎朱古力以及奇華餅乾等香港特色食品,預計花費約2,000元,較大陸至少便宜500元。郭小姐甚至還買了日本萬字牌醬油,跨境帶回深圳。她說:「前兩天國內報導,大陸造假醬油,假冒有牌子的醬油拿到市面賣;吃的東西更要講究。」
她笑言,家裡的日用品,從老到少用的,都是在香港採購,包括奶粉、保健品等,「淘寶上也有香港奶粉,但我們不敢買,怕假貨。」雖然人民幣下跌,但寧可多換一些港幣,買成貨品送禮最好。
張小姐還會幫朋友、親戚買藥油,「他們都說香港的藥品很神奇,如感冒藥,吃了就好,有些治療腰酸背痛的藥油,也很有特效」,「香港的藥,政府有監管,所以質量有保證,即使大陸同樣有賣,我們也不敢買,要在這裡買才放心。」
中檔化妝品保健品受青睞
雖然香港官方沒有針對大陸遊客購物消費做調查,不過,以日本觀光廳公布的「外國遊客消費動向調查」為例,家電、藥妝、服飾、鞋包一直高居陸客「爆買」清單的前幾名。
對於這一現象,長期研究香港零售業的經濟學家、冠域商業及經濟研究中心主任關焯照認為,奢侈品銷售下跌,主要是習近平2012年上台後,開始打擊貪腐,受此影響,導致中國大陸訪港人數下降和奢侈品的消費量減少,零售業中受衝擊最大的是珠寶、手錶和國際時裝品牌。
不過,他認為中醫、保健類產品以及個人化妝品等抗跌性較強。「因為現代人注重健康,特別是大陸遊客喜歡買香港的保健品,認為品質較好」,而且香港人一向重視保健,尤其是中醫,「在香港很受歡迎」。
關焯照認為,未來大陸遊客的消費模式是「中檔化」,注重健康和有品質的生活。
看準健康市場 保健品另闢商機
自2003年香港對大陸自由行開放以來,香港的零售市場以每年超過10%的比例增長。這個勢頭在2015年發生逆轉。
港府統計顯示,香港零售業繼2015年下跌3.7%後,再於2016年1月至11月按年下跌8.6%,連續21個月錄得下跌。其中11月零售業總銷貨按年下跌5.5%,跌幅較10月的2.9%擴大,當中珠寶首飾、鐘錶及名貴禮物的銷貨價值跌14.4%,電器及攝影器材跌27.3%。
租金跌 名牌商場謀轉型
在過去的十多年中,香港成為中國富豪和權貴階層消費奢侈品的集中地,全球名牌紛紛搶灘香港。曾幾何時,尖沙咀、中環和銅鑼灣的時裝、珠寶和名錶店櫛比鱗次,令這些地方的一線商業街道的租金甚至超過紐約曼哈頓的第五大道,比名牌之都巴黎貴一倍。
就在2014年,海港城還自豪地宣稱其每平方尺銷售額為世界最高,但如今盛況不再。據九龍倉業績報告顯示,海港城2016年上半年租戶銷售額下跌14.7%至133億港元,跌幅比2015全年的12.1%擴大,而且也高於市場的平均水平,主要是受到高端產品銷售疲弱的影響。
同樣的蕭條還出現在香港諸多的地標購物中心。同屬九龍倉旗下的銅鑼灣時代廣場、金鐘太古廣場、鰂魚涌太古城中心、東涌東薈城名店倉等的銷售額下跌約一成。
面對蕭條景象,各大型商場紛紛開始變身。據知,海港城商場通過引進更多具號召力及年輕的品牌以緊貼潮流,包括一些輕奢、美容品牌,以加強海港城的多元化租戶組合。港威商場則吸引了Adidas進駐開設旗艦店,以把握新興的運動休閒潮流。
時代廣場還在13A樓新設「兒童天地」,在9樓及10樓將部分區域改裝為生活時尚集中地。
專營零售店銷售額上揚
隨著大陸遊客日漸熟悉香港,購物熱點不限於大型購物中心,坊間各式的特色小店以及符合現代人追求健康理念的產品受到歡迎。
尼爾森2014年公布的《大陸遊客購物調查》稱,一些中小型的精品店開始分流了一批大型購物中心的客戶——大陸遊客相信在這些精品店可能會買到更加豐富而獨特的商品。
專營個人保健和美容產品的零售連鎖店萬寧的業績報告顯示,2015年的收入共25.631億美元,比2014年的24.545億美元增長4%。該零售集團在港澳兩地的零售業務沒有受到大陸訪客數量減少的影響,會員卡MannCard的登記量比前一年增長18%,達到200萬張。
各國優質產品經港入大陸
一些本地藥房亦生意暢旺,甚至利用水貨客做運輸,幫忙郵寄到大陸,包括海外魚肝油、維他命、治癌藥品等都是暢銷貨。有大陸遊客向記者透露,由於大陸陰霾、毒食品猖獗,令健康成為他們最關注的範疇。他們希望在香港買到各國的保健產品,包括香港和海外製造的。
香港財經專欄作家廖仕明表示,天然、綠色的健康產品正在成為新潮流,市場需要優良商品。各國品牌的優質產品都希望透過香港進入大陸,令香港孕育商機。
另外,他說,香港實行與國際接軌的司法和行政管理體制。因此特別適合各類希望進入中國大陸、亞洲各國市場甚至全球市場的商家的試金石。在香港獲得成功的商品,在全球市場成功的可能性也極大,故看好中醫、保健品等健康產品市場。◇#
責任編輯:李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