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2017年01月02日訊】大學招聯會試辦個人申請直接錄取免口試,家長質疑是「開後門條款」,台大憂心學校若只根據考生高中成績或書審資料來錄取,恐變獨厚明星高中或都會區。
大學招生委員會聯合會去年宣布,個人申請表現優異考生,各學系可自行決定直接錄取不用面(口)試,106學年先試辦1年,由各大學自行決定是否試辦及辦理方式,總招生名額以個人申請管道2成為上限。
全國十二年國教家長聯盟指出,申請入學的精神在於讓學生在考試以外的特質及能力有所發揮,口試是非常重要的一環,口試認真的科系,通常能利用口試了解學生的備審資料的真實性、學生的特殊才能是否如實、及學生對此科系是否有興趣等,這些都沒有透過真正的口試就無法了解。
家長聯盟表示,如果沒有口試,大學還是會以學測成績、在校成績等做為錄取標準,備審資料上的資歷也會重「量」不重「質」,變成走回頭路,把申請入學當考試分發辦,而直接錄取免口試根本就是「開後門」條款,給大學過多錄取特定學生的「空間」,也讓申請入學走向統一標準化。
台灣大學教務長郭鴻基也指出,台大個人申請一直堅持不將學測成績交給系所,只做來作為第一階段篩選,就是希望二階段甄試能採取獨立判斷、不要有先入為主的觀念,這樣才能招收到不一樣才能的學生,若系所拿到學測成績,就容易根據成績來評斷,而影響二階段甄試公平性。
對於個人申請免口試直接錄取的試辦方案,郭鴻基難以理解,「光看資料就能挑學生?又不是神仙」,他擔心最後只有兩種可能,一是學校把學測成績提供給學系,學系根據成績決定錄取誰,二是看考生高中成績或書審資料,但同樣的高中成績,大學多半會選好的學校,這樣就可能變成獨厚明星高中,比較會包裝審查資料的都會區學生也會比較有利。
郭鴻基指出,如果大學只想要學測成績很好的考生或是明星高中的考生,何必還要舉辦甄試,「還不如直接去高中挖人」,直接錄取免口試已經完全失去甄選入學的意義。(轉自中央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