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2017年01月10日訊】(大紀元記者于佩紐約報導)昨天(1月9日)在曼哈頓西4街地鐵站(West 4 Street)D車站台上,一早就擠滿了趕著上班的人,與以往不同的是,很多人都在低頭看手機,或打電話。昨天,全紐約市的地鐵站正式開始向民眾提供通訊信號。以後,大家再也不用怕在地鐵裡聯繫不上了。
乘客George Skaelly從D車上下來,站在西4街站的站台上,不停地滑手機。他興奮地說:「我剛才偶爾看了一下手機,發現怎麼有信號了?我剛剛知道全紐約地鐵站開通通訊信號的事。」
他從布碌崙一路坐地鐵過來,發現不僅地鐵站裡有信號,在地鐵行駛過程中,大部分時間也是有信號的。「這樣很好。乘客如果遇到什麼意外,可以及時跟外界聯繫。」
作為一個老紐約,他回憶道:「原來地鐵站裡還有一些很古老的投幣電話,遇到緊急情況可以跟外面聯繫。但是因為太久了,大部分都壞了,後來就被拆掉了。」這樣就導致乘客在站臺裡即使遇到危險也很難求救。
特別是到了晚上,站臺人非常少,有時甚至沒有人,「如果遇到搶劫,那乘客得一路跑上好幾層樓梯,才能找到人求救。可能跑不過壞人,路上就被搶了。」特別是像西4街這樣的中轉大站,一般都比較大,結構複雜,而且上下好幾層。
如果損失點錢財還算好,「那如果身體不舒服,動不了呢?」所以,他認為這是一件非常好的事。
不過他也有一點小小的擔心,「就是我發現,在地鐵行駛中也有信號,當然這很好啦。不過有一點,就是有點吵。」他認為,以後在地鐵裡打電話的人會越來越多。而且有很多人不太有素質,講電話很大聲。
他拿自己的切身經歷舉例說:「我們通勤族都是早出晚歸,上班很辛苦的。有時候很早出來,想在地鐵上補補覺。或者工作到很晚,會想在回去的路上好好休息一下。」但是如果這時候,旁邊的乘客一路大聲地講電話,那就根本休息不了,反而被吵得更累。
華人乘客:要求助時更容易
華人媽媽林小姐推著孩子,在華埠格蘭街(Grand Street)站等地鐵。她認為,能打電話對一個帶孩子的媽媽來說,真是太重要了。「因為小孩子太小,不能馬虎。如果能及時跟家人聯繫,萬一需要什麼,可以讓家人趕緊趕過來。不然我一個人,真是弄不了。」
而且能及時跟家裡人溝通,可以讓她更好地照顧家庭。「比如可以知道家人什麼時候回家;想吃什麼;需不需要買菜回去等。」這其實就是大家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只是原來被沒有信號這個事給切斷了,現在終於完整了。
最重要的是,不會英文的華裔老人會受益很大。他們聽不懂的時候,可以趕緊給家裡人打電話,讓家裡人跟別人說。或坐錯車的時候,可以及時告訴家人自己的位置,下一步該怎麼走等。這樣,老人家以後遇到事情也不用慌了。
華裔留學生:或改變地鐵文化
中國留學生曲小姐和朋友在42街-時代廣場站(Times Square – 42 St)等車。她們兩人都在滑手機。曲小姐認為,地鐵裡有通訊信號會改變紐約的地鐵文化,「因為地鐵站裡幾十年來不能打電話,也沒有網,所以很多人都選擇在路上看書。不過我覺得以後看書的人會逐漸消失的。大家都會拿著一個手機在那滑。」
來自印度的留學生Disha特開心。她從布碌崙最大的中轉地鐵站——「大西洋大道/巴克萊中心」(Atlantic Ave./Barclay Center)站上車。在地鐵行駛中,一直在不停地打電話。
她舉著手機興奮地說:「我現在在跟印度老家通話,現在接的是我父母。原來發個簡訊都不行,現在可以跟地球另一端的父母直接講話。這真是原來完全不敢想像的事情。」
之前一進地鐵站,手機就不能用。她覺得這樣她非常沒有安全感。「特別是晚上回家的時候,地鐵裡人很少,有時候還有醉漢。我自己一個人,誰都聯繫不上。這個時候就特別害怕。」
她覺得,有了通訊信號之後,就可以及時聯繫同學、朋友,告訴他們自己的位置。而且也不會再那麼無聊,「跟朋友說說笑笑,時間很快就過去了。不然地鐵一坐就將近一個小時,之前連網都不能上,時間完全浪費了。」◇
責任編輯:艾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