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tvsmo.com

難以承受的痛―類風濕性關節炎

文|林旭華醫師

類風濕性關節炎初期手指會有疼痛及麻木感,接著手開始腫脹和僵硬,尤以晨起時最嚴重。(Fotolia)

人氣: 29635
【字號】    
   標籤: tags:

 

編者按

類風濕性關節炎雖不像癌症一樣導致死亡,但是卻讓患者飽受疼痛的折磨,還可能導致關節變形,生活變調。這幾年雖然治療藥物已如活如荼的發展,但是仍然無法完全解決病人面臨的問題。

 45歲男性,平時喜歡喝酒,35歲時常常雙膝疼痛,診斷為痛風,45歲時仍然雙膝疼痛合併雙手手指關節僵硬,診斷為退化性關節炎。50歲時雙膝疼痛不良於行,需要置換人工膝關節且雙手關節變形腫脹,握力變差,行走不方便,最後診斷為類風濕性關節炎。

此病患一開始就是類風濕性關節炎,但一直被誤診,錯誤的治療方向導致病情無法控制,關節已被破壞。於是在職場中失去競爭力,需進行工作調整,醫師建議不宜搬重物,不宜走動。老闆說目前沒有這種職缺,於是被資遣,中年失業後得到憂鬱症。

認識類風濕性關節炎

類風濕性關節炎是以侵犯全身各處關節為主的慢性病。但除了關節之外,肌肉、肌腱、肺部、皮膚、血管、神經、眼睛亦可能被侵犯。它的成因與免疫系統異常有關。免疫系統本來是用來對抗外來的病菌,但類風濕性關節炎病人的免疫系統卻反過來對抗自己的關節,進而造成關節的發炎與破壞。

目前類風濕性關節炎真正的病因,至今仍不清楚,研究表示遺傳基因、環境、荷爾蒙、病原菌的感染、精神上等因素皆可能導致類風濕性關節炎。

誰易患類風濕性關節炎?

此疾病以女性患者居多,男女比率約1:3,有75%以上的女病人在懷孕中病情會改善,生產後會變得嚴重。由此得知可能與荷爾蒙有關。好發年齡為35~50歲,以中年居多,兒童及60歲以上的老人亦可能得到。

典型臨床症狀

典型症狀是初期手指會有疼痛及麻木感,接著手開始腫脹和僵硬尤以晨起時最嚴重。逐漸的腳、膝、肩等關節亦有同樣現象。症狀好好壞壞,反反覆覆最後持續性的關節發炎腫脹、變形及攣縮,可能伴隨關節以外症狀如發燒、貧血、疲勞、血管炎、神經肌肉病變、肋膜積水、皮下結節等。

在過度的勞累、精神壓力或濕冷的氣候均會使病情加劇。日後病人走路、如廁、穿衣、洗澡常有困難,日常生活無法自理需靠人協助。

風濕性關節炎(RA)是一種炎症類型的關節炎。通常影響膝蓋。膝關節類風濕性關節炎自身免疫疾病。人體的免疫系統錯誤地攻擊健康組織。(Fotolia)
風濕性關節炎是一種炎症類型的關節炎,通常影響膝蓋。(Fotolia)

 如何診斷類風濕性關節炎

建議先找家庭醫師或風濕病專科醫師,目前沒有一項檢驗或檢查可以單獨確診類風濕性關節炎。醫生需要詢問病史、身體檢查、安排X光檢查和檢驗類風濕性因子,來診斷類風濕性關節炎。根據美國風溼學會的診斷標準如下:

1.關節晨間僵直感1小時以上

2.3個關節以上同時發炎

3.關節炎呈對稱性

4.手腕或手指關節炎

5.皮下小結節

6.血液中有類風濕性因子(rheumatoid factor)

7.X光片有骨頭侵蝕的現象

※結果分析

符合前4項至少6星期以上,7項中符合4項以上則可診斷類風濕性關節炎。

復健物理治療。(Fotolia)
復健物理治療。(Fotolia)

類風濕性關節炎如何治療?

以西醫目前的治療方法,治療目標是止痛、消腫、減緩關節受損,及減輕病患的不適感。整個治療有賴於團隊合作,治療項目包括:

1.藥物治療:通常併用「疾病修飾抗風濕藥物」(Disease Modifying Anti-Rheumatic Drug,簡稱DMARDs)、類固醇、非類固醇消炎止痛劑(NSAIDs)。

2.手術治療

3.復健物理治療

4.矯正輔具及輔助器材

5.衛生教育、心理輔導

6.替代療法:例如特殊食譜、維他命等療法,有的可以減輕症狀。此外,精神的支持、親友及社會的協助亦是治療成功的關鍵。

類風濕性關節炎在初期很容易被醫師誤診為其他關節炎,所以早期診斷早期治療很重要,否則當關節變形時,未來可能會影響日常生活自理能力及失去職場的競爭力。@◇

責任編輯:張靜嬋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