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门威尼斯人赌场官网

五千年輝煌神傳文化之千古英雄人物——真人蓋世張三丰

【千古英雄人物】張三丰(9) 四兩撥千斤

千古英雄人物張三丰(大紀元製圖)

font print 人氣: 8376
【字號】    
   標籤: tags: , , ,

四、神使意,四兩撥千斤

明王宗岳《太極拳經》云,武術有很多門派,雖有區別,不外乎以壯欺弱,以慢讓快。這種有力打無力、手慢讓手快的打法,只能說是一般常人的能力。太極拳則不然。張三丰《太極拳歌訣》說,不是因為手快,也不是因為手慢,而是太極拳能夠煉出太極的功能。意念指揮著太極功能在打拳,在做事,因為沒有用力,在人看來就是「四兩撥千斤」。

張三丰在《學太極拳須斂神聚氣論》中說:「拳未到而意先到,拳不到而意亦到。意者,神之使也。」而「用意不用力」是太極拳的十要素之一。在《太極拳歌》中也說,要問如何分辨「體」和「用」,那就是「意氣君來骨肉臣」,「意氣」如同君王,身體骨肉的蠻力如同相隨的臣子,意由神使。

「太極拳者,其靜如動,其動如靜。動靜循環,相連不斷,則二氣既交,而太極之象成。內斂其神,外聚其氣。拳未到而意先到,拳不到而意亦到。意者,神之使也。神氣既媾,而太極之位定。其象既成,其位既定,氤氳化生,而謂為七二之數。太極拳總勢十有三;棚、捋、擠、按、採、捩、肘、靠、進步、退步、右顧、左盼、中定,按八卦,五行之生剋也。其虛靈、含拔、鬆腰、定虛實、沉墜、用意不用力、上下相隨,內外相合,相連不斷,動中求靜,此太極拳之十要,學者之不二法門也。」(《學太極拳須斂神聚氣論》)

李西月重編《張三丰先生全集》插畫(公有領域)

「十三總勢莫輕視,命意源頭在腰隙。變轉虛實須留意,氣遍身軀不少滯。靜中觸動動猶靜,因敵變化示神奇,勢勢揆心須用意,得來不覺費功夫。刻刻留心在腰間,腹內鬆淨氣騰然。尾閭中正神貫頂,滿身輕利頂頭懸。仔細留心向推求,屈伸開合聽自由。入門引路須口授,功夫無息法自休。若言體用何為準?意氣君來骨肉臣。想推用意終何在?益壽延年不老春。歌兮歌兮百冊字,字字真切義無遺。若不向此推求去,枉費功夫貽嘆息,棚、捋、擠、按須認真,上下相隨人難進。任他巨力來打我,牽動四兩拔千斤。引進落空合即出,粘連粘隨不丟頂。」(張三丰《太極拳歌》)

「仰之則彌高,俯之則彌深,進之則愈長,退之則愈促。一羽不能加,蠅蟲不能落。人不知我,我獨知人。英雄所向無敵,蓋由此而及也。斯技旁門甚多,雖是有區別,概不外壯欺弱,慢讓快耳。有力打無力,手慢讓手快,是皆先天自然之能,非關學力而有為也。察四兩撥千斤之句,顯非力勝。觀耄耋能御眾之形,快何能為?」(明王宗岳《太極拳經》)

《太極拳歌》訣:「忽隱忽現進則長,一羽不加至道藏。」太極拳看上去「緩、慢、圓」,實際上和人的意念一樣快,八九十的老人能擊敗眾賊,皆因太極拳玄妙莫測,太極拳忽隱忽現,高深無盡頭,進退無始端,一羽不能加,蠅蟲不能落。太極拳又名長拳,云「長拳者,如長江大海,滔滔不絕也。」也是說在這個空間無盡頭,皆因其功能來自另外空間,所以能人不知我,我獨知人,英雄所向無敵。

張三丰《歸秦》詩曰:「誰識逍遙物外身。」成就太極拳者有身外之身,古人說,走出五行的身體,看上去在那裡,實際不在那裡。

「自蜀來秦不避秦,西秦久住似秦人。寶雞石上題詩句,誰識逍遙物外身。」(張三丰《歸秦》)

五、心口授,學者不二門

張三丰在《學太極拳須斂神聚氣論》中嚴格要求學太極拳者不二法門。太極拳與其他的武術不同,煉的遠不止是筋骨皮,具內外兼修的內涵和機制,是以嚴格要求「不二法門」。在《大道論》中,張三丰指出儒、釋、道都是正教,他們都是宇宙更高的大道之下的方便法門,但在具體的修煉中,只能選定一個法門,決不可以摻著修。

張三丰說靜功是太極拳的一部分,能「息思慮,絕情慾,保守真元」,是心性上的功夫。靜功和打太極拳猶如採藥煉丹,缺一不可。沒有靜功,「不能登長生大道」。武林有「練拳不煉功,到老一場空」的說法,就是從這兒來的。

張三丰在《太極拳歌》中寫道:「入門引路須口授,工夫無息法自休。」太極拳與內修功法一樣,須師父口傳心授。

「冥心兀坐,息思慮,絕情慾,保守真元,此心功也。」(《太極行功說》)

「既得此行功奧竅,還須正心誠意,冥心絕慾,從頭做去,始能逐步升登,證悟大道。長生不老之基,即胎於此。」(《太極行功說》)

「若才得太極拳法,不知行功之奧妙,挈置不顧,此無異煉丹不採藥,採藥不煉丹,莫道不能登長生大道,即外面功夫,亦決不能成就。必須功拳並練,蓋功屬柔而拳屬剛,拳屬動而功屬靜,剛柔互濟,動靜相因,始成為太極之象。相輔而行,方足致用。此練太極拳者所以必先知行功之妙用,行功者所以必先明太極之妙道也。」(《太極行功說》)

「欲求安心定性,斂神聚氣,則打坐之舉不可缺,而行功之法不可廢矣。」「心性神氣,相隨作用,則心安性定,神斂氣聚,一身中之太極成,陰陽交,動靜合,全身之四體百脈周流通暢,不粘不滯,斯可以傳吾法矣。」(《學太極拳須斂神聚氣論》)

五千年輝煌神傳文化之千古英雄人物研究組

點閱【千古英雄人物之張三丰】系列文章。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
related article
  • 按計劃治理徐州一帶,包括徐州、揚州和豫州的一部份。徐州東起大海,南至淮河北岸,北到泰山。河流有黃河、淮河及沂水;山系有蒙山、羽山。向東治理泗水、沂蒙水,向南治理淮水,從桐柏山開始疏導淮河,向東和泗水、沂水會合,東流入大海。沂蒙山、羽山可以種植了。
  • 帝舜歸天後,服喪三年完畢,禹為了把帝位讓給舜的兒子商均,躲避到陽城。但天下諸侯都不去朝拜商均而來朝拜禹。禹繼天子之位,國號夏。
  • 封禪是古代帝王祭告天地的一種儀式。《史記‧封禪書》《論衡》和《韓詩外傳》等典籍均記載了自炎帝以來七十二王封泰山的事實,伏羲、神農、炎帝、黃帝、顓頊、帝嚳、堯、舜、禹、湯、周成王等, 都曾到泰山封禪。史載黃帝曾至泰山封禪。在大戰蚩尤於涿鹿之前,黃帝也是選在泰山腳下,大聚眾神。《史記‧封禪書》說,「每世之隆,則封禪答焉,及衰而息」。帝王當政期間要功勳卓著,使得天下太平、民生安康才可封禪、向天報功。
  • 後世很多人一提及秦始皇,便想到「焚書坑儒」,並將其當作秦始皇殘暴,毀壞歷史、文化之所謂依據,不知真正準確史實。為正視聽,還原歷史真貌,本節將細述「焚書坑儒」史實、原委及意義。
  • 在中國歷史上,同一時期誕生兩位神級名將是極其難得的,秦末卻出現這一盛況:一個是千古無二的霸王,一個是用兵如神的兵仙。戰場上雙方主帥一出場,不等交鋒,勝負即已決對出來,那就是誰的能量層次更高。對於韓信,他戰勝楚霸王證明了自己的天才智慧能力以及歷史地位,成為後世兵家稱道的兵仙;對於項羽,即使最終敗北,輸在韓信手下,也不算辱沒堂堂霸王之威名。
  • 韓信打下漢室天下,享受戰果卻詭計多端厚顏無恥的劉邦,將叱吒風雲功高蓋世的一代戰神蒙上「謀反」的罪名冤死在長樂宮中,留下一段千古遺恨。
  • 曹操外定武功,內修文學,統軍三十餘年,手不捨書。晝則講武策,夜則思經傳。登高必賦,橫槊賦詩,被之管弦,皆成樂章。曹操詩篇亦多散佚,僅存樂府詩十八篇,共二十六首。李白對建安文學、尤其對曹操詩作可謂充分明瞭,以「蓬萊文章建安骨」來評價之。所謂「蓬萊文章」指其富含仙道內涵,是為建安文學風骨。
  • 魏武大帝曹操瑞應黃星,真人下世,撥亂治世,天下莫敵。曹操造就中國文學史上黃金時代之建安文學,使中國神傳文化在長期戰亂、社會殘破背景下得以承傳興盛。其武學巨著及用兵計謀為後世歷代兵家推崇傳揚,故後人稱「言兵無若孫武,用兵無若韓信、曹公」。曹操杜絕官民淫祀,剷除低靈亂鬼,扶持道教初生,致魏國上下習道成風,舉國清平。
  • 太宗征戰,並非只靠一己之勇。太宗治軍之嚴謹,布陣之精準,臨敵之應變,料敵之如神,用兵之出奇,戰術之多樣,戰略之高超,將將之貼切,更兼天意使然,遂使其百戰百勝,開創大唐王朝。太宗熟讀兵法,用乎於心,審時度勢,無往不勝,戰功卓著,然只留下極少兵法論著。成吉思汗所言之《唐宗兵法》即為後世所傳《唐太宗李衛公問對》。
  • 作為中國神傳文化鼎盛期的唐代,其繁榮文化就世界而言,可稱得上無與倫比。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