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2016年09月23日訊】(大紀元記者方金媛台灣高雄報導)兩年一度的農業盛事第三屆南方農業論壇23、24日於高雄市社教館登場,共有2,600人參與,聆聽29位國內外專家、職人交流互動,揭開六級產業真相、提升農業價值和競爭優勢等思維,激盪台灣農業確切、實際的下一步。
農委會副主委陳吉仲表示,中央的農業政策絕對會與地方連結,參考地方的成功經驗,納入中央做決策。未來的重點政策包含:一、將1,200億元預算做最有效運用,直接照顧農民。例如:日前強颱造成高雄嚴重的農損,透過農業災害現金救助,每公頃最多只能獲得9.5萬元補助,但是,生產成本可能高達40~50萬元。目前積極推廣的農業保險,主要是確保農民所得穩定,讓農民不再只是看天吃飯;二、目前學校午餐利用在地安全食材,未來若推廣至國軍、中央及地方政府體系,便能提升農產品價格,品質也更有保障;三、農業部門過去只重視生產技術而忽略行銷,未來必定要朝向六級產業發展,讓農民獲利,農業才能永續發展。
陳菊表示,農業是國力的展現,高雄全市耕地面積約4.8萬公頃,產值達238億元,農作人口24萬人,從2011~2015年成長32%,她十分樂見青農返鄉,使農業充滿未來性。她強調,市府特別從土地重劃盈餘中提撥5億元作為農發基金,以具體行動支持農業。希望未來農業不是看天吃飯,而是依賴專業和政策來確保農民收入。
農業局長蔡復進表示,台灣農業應朝向國際化、科技化和年輕化。農業是人文的產業,不應只注重土地的生產,更要重視農村價值的呈現。小農的生存之道,唯有團結起來打群體戰,將既有專業和對土地的信任,生產出安全的農產品,未來也可能變成大農、農企,例如:白玉蘿蔔的產值並不高,但若因此而不做,就無法認識到其文化和背後的價值。
本次論壇聚焦「六產新貌魅力翻轉競爭力」,邀請3位日本農企業輔導專家,分享如何克服瓶頸、翻轉農業魅力和競爭力;此次也強化農產安全、生產技術等議題;閉幕時,邀請到義美公司總經理高志明暢談食安危機和啟示。◇
責任編輯:杜文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