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邕和蔡文姬是歷史上有名的父女,是東漢的音樂家。曹操在友人蔡邕死後,營救他的女兒──蔡文姬回歸漢朝,被傳為美談。
使刺客不忍刺殺的好人─東漢音樂家蔡邕
蔡文姬的父親─蔡邕,字伯喈。很孝順,他的母親病了三年,蔡邕衣不解帶的伺候母親。蔡邕與叔父、堂弟同住,經歷三代不分家產,鄉里的人都認為他有高義。
蔡邕十分博學,對文章、數術、天文感興趣,精通音律。桓帝時,朝廷聽說蔡邕擅長彈琴,於是召蔡邕入京。蔡邕經常向皇帝直言進諫,得罪了人。又加上司隸校尉 陽球(人名)與蔡邕的叔父──蔡質有矛盾。於是,蔡邕和叔父蔡質被下獄,判處死刑。
然而,世上還是好人多。中常侍(太監)呂強憐憫蔡邕無罪,向靈帝求情。蔡邕被免除死刑,連同家屬一起被流放北方。
陽球派人追殺蔡邕,刺客感動於蔡邕的高義,都放棄了刺殺。陽球又賄賂監管者對蔡邕加以毒害,被賄賂的人反而把實情告訴蔡邕、提醒他小心,故而蔡邕每次都能得以倖免。
蔡邕與盧植、韓說等人編撰、修補《後漢記》,突然遭遇被流放,沒來得及寫成。後來,蔡邕被赦免回鄉。在離開流放地──五原郡之前,五原太守王智為他餞行。喝酒喝醉了,王智起來跳舞,蔡邕沒有起來陪著跳舞,王智很生氣,秘密地誣告蔡邕。蔡邕考慮到不能免禍,於是亡命天涯,在吳地待了十二年。
吳地有人焚燒桐木,蔡邕聽到桐木在火中燒裂的聲音,知道是良木,因而請求把那塊桐木製作成琴,琴聲果然美妙。那架琴的尾部被燒焦了,故而人們稱它為「焦尾琴」。
當初,蔡邕在陳留的時候,鄰里有人請蔡邕去喝酒赴宴。有客人在屏風後面彈琴。蔡邕到了門口,試著悄悄地聽,說:「唉!用音樂吸引我來,卻有殺心。可以赴此宴嗎?」於是,返回了。看門人告訴主人:「蔡先生來過了,到了門後,卻回去了。」主人於是親自追上蔡邕問他緣故。蔡邕把實情告訴主人。
彈琴的人說:「我剛才彈弦時,見到螳螂將要捕蟬,蟬將要飛去而未飛,螳螂因此向前卻又停頓。我心裏緊張,惟恐螳螂失手。這難道是殺心從琴聲中洩露出來了嗎?」
蔡邕莞然而笑說:「正是這樣。」人們沒有不佩服蔡邕擅長鑑賞音樂的。
中平六年,董卓掌了權,仰慕蔡邕的學問,任用了蔡邕。
等到董卓被王允誅殺,蔡邕嘆息。王允大怒,把蔡邕下獄治罪。蔡邕請求接受「在臉上刺字、砍斷腳」的刑罰而換取免死,來繼續編輯《漢史》。士大夫大多憐憫、營救他。然而,王允不同意。蔡邕於是死於獄中。王允過後非常後悔。
後來曹操掌了權,看到蔡邕死後無人祭祀他,憐憫他,才把蔡邕的女兒從匈奴贖了回來。
蔡邕雖然經歷了很多魔難,然而「焦尾琴」的故事卻流傳下來。
(據《後漢書卷六十下蔡邕列傳第五十下》)
歷經挫折仍勉勵自己做好的蔡文姬
蔡琰,字文姬,是蔡邕的女兒。她博學有才辯,又精通音律。她的第一個丈夫─衛仲道去世了,她沒有兒子,就回到娘家。興平年間,天下戰亂,蔡文姬被胡人的騎兵劫持,落於南匈奴左賢王的地盤內,在匈奴十二年,生了二個兒子。曹操素來與蔡邕交好,痛心蔡邕死後沒有後代來祭祀他,於是派遣使者,用金璧贖回了蔡文姬,給她找了第二任丈夫─董祀來照顧她。
董祀擔任「屯田都尉」的職務,犯了法,論罪當死。蔡文姬拜訪曹操求情。
當時,公卿名士及遠方使者、驛站的人坐滿廳堂。蔡文姬進來,蓬頭光腳而行,叩頭請罪,聲音言辭清楚有辯才,面露心酸悲哀。眾人都動容。曹操說:「我誠然實在同情你,然而公文、判決書已經發下去了,怎麼辦?」蔡文姬說:「明公您的馬廄裏的戰馬有上萬匹,像虎一樣的士兵排成林,何必惋惜損壞的馬足,而不救濟垂死的(董祀的)人命呢?」
曹操被她的言論感動,就追回了判董祀死罪的文書。當時天寒,曹操賜給蔡文姬頭巾、鞋襪。曹操因而問:「聽說夫人您的先父有很多文籍,您仍能記起嗎?」蔡文姬說:「昔日亡父賜給我的書稿有四千多卷,我遭遇流離失所和塗炭,現在一無所存。現在我所能背誦、記憶的,才四百多篇罷了。」曹操說:「現在應當派十個小吏到夫人那兒記寫下來。」蔡文姬說:「我聽說男女有別,禮儀上授受不親(就不用派小吏了)。乞求您給我紙筆,我唯有按照您的命令如實地默寫下來。」
於是,蔡文姬把記憶中的文籍默寫下來,上交給了丞相曹操,文字沒有遺漏和錯誤之處。因曹操很注重文化的保存,又有了蔡文姬提供的文稿,東漢末年的文化事業得到發展。
後來,蔡文姬傷感於亂離的身世,追憶往事感懷、悲憤,作詩二章。詩中描寫了被劫持到荒涼、野蠻的胡地,思念父母的心境。當有客人從外地來,蔡文姬歡喜的詢問家裏的消息,發現不是同鄉的人時,非常失望。當曹操派人贖出蔡文姬時,蔡文姬的兒子抱著她的脖子失聲號哭,問:「母親您要去哪裏?別人說母親將要離去,豈能有再回來的時候?母親常常有惻隱的仁心,今天為何不慈祥?我還沒有長大成人,您為甚麼不回頭看看我、想想我呢?」蔡文姬哭著撫著兒子,捂住耳朵不忍聽兒子的號哭聲。回到漢朝後,蔡文姬看到家裏的親人已死盡,戰亂使庭院長滿野草。出門聽不到人聲,一個人孤獨地對著院子。她登高遠眺,魂魄飛向了在匈奴的兒子。在她奄奄一息、就像壽命走到盡頭、無法生活時,別人寬大地善待她,使她得以嫁給新的丈夫,於是,在經歷了命運的磨礪後,她振作起來,勉勵自己做好。她在詩中寫的「竭心自勖厲」,正是她無論遇到甚麼挫折,都勉勵自己做好的心聲的寫照。
(據《後漢書卷八十四列女傳第七十四》)@
──轉自《明慧網》
責任編輯:王愉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