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2016年09月11日訊】(大紀元記者李默迪綜合報導)隨著網際網路的產生和發展、能源和金融等傳統產業的衰退,盈利的行業種類正在發生變化,大陸未來10年最賺錢的行業將集中在17個新興產業。
近日,大陸網絡上有文章表示,未來大陸最賺錢的行業是:雲計算、大數據、虛擬現實、人工智慧、3D技術、無人技術、機器人、新能源、新材料、醫療服務、生物技術與生命科學、醫療器械、網際網路醫療、健康養老、體育、文化娛樂、教育。
文章分析認為,上述17個新興產業與科技與網際網路相關,預計能夠給投資人帶來最豐厚的回報。
比如,大陸的雲計算市場目前仍然處於萌芽時期,但是從全球形勢來看,企業向雲端遷移是大勢所趨;大數據、人工智慧、虛擬現實等技術將遍及各個行業,比如「大數據+零售」、「大數據+醫療」、「大數據+房地產」等。
另外,專家預測大陸3D印表機市場規模到2016年將擴大到100億元,無人駕駛汽車領域將逐漸得到開發,由於大陸人口老齡化問題日益嚴重,機器人技術、醫療、養老等行業未來可能有較大的發展空間。
今年8月20日出爐的「第十屆中國上市公司價值評選」榜單中,主板上榜企業以醫藥生物行業領先,汽車、傳媒等行業也居於前列,傳統銀行業逐漸轉淡,分析認為與網際網路金融的快速發展有關。
在中小板市場,化工、計算機、電子行業上榜企業數量領先;創業板市場,醫藥生物和電子行業上榜企業數量逐年增加。
公開資料顯示,在大陸眾多產業中,盈利的產業由上世紀90年代末期的重工業企業,變為如今與科技和網際網路相關的行業。1999年度的「中國上市公司五十強」名單中,主要是石化、煤炭、鋼鐵等重工業企業,而且當時國有企業大量上市。
但是近十多年來,這些重工業企業逐漸出現產能過剩,經濟學界普遍認為,產能過剩源於當時的過度盲目投資、國有企業對諸多行業的壟斷,以及國有企業內部的貪腐因素。
台灣行政院大陸委員會《中國大陸對產能過剩之產業調控與影響》一文中提到,從2002年~2003年開始,各界就對中國大陸工業產能過剩發出警告。
2005年部分行業的產能過剩已經非常嚴重,包括鋼鐵、電解鋁、汽車、鐵合金、焦炭、電石及銅冶煉以及水泥、電力、煤炭、紡織等,表現為產品價格下跌、庫存大幅增加以及利潤明顯下降。
如今,產能過剩問題日趨嚴重,同時引發國際貿易衝突。美國、歐盟、東南亞等國家多次提出大陸將過剩產能向海外廉價傾銷,導致衝擊進口國本土產業。一些國家已經開始實行針對從中國進口產品的反傾銷措施,比如提高關稅。
責任編輯:劉曉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