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華斌:為何舉國投入的中國金牌卻越來越少?
【大紀元2016年08月17日訊】昨天碰到一位體育管理部門的朋友,我說我在網路上見到白岩松《體育是和平時的戰爭 中國金牌變少問題大》的文章;就問他為何我們對體育的舉國投入越來越大,然而我們的金牌竟然越來越少;估計這次奧運會金牌難突破25塊,這真的是白岩松所說的國際體育競爭越來越大的原因嗎?這位朋友竟然說我在網路上的文章實際早就披露了中國問題,因為體育也如同其它中國問題一模一樣。他說現在不是我們的舉國投入出現了什麼問題,而是我們掌握各種體育權力的人出現了與國企一模一樣的問題。
他說我應該知道我們社會的男足進國家隊不是公開競選,而是由相關領導推薦。正因為如此,我們社會才出現給錢就能進國家隊的中國特色。既然男足如此,我們的其它體育難道就能清白嗎?所以現在通過關係進體制內體育的依然還是我國的特色。然而再看國際上其它國家,人家是自己投入體育;所以最後選拔就是如同我們的高考,起碼在體育成績上是公開與公平的呀。
看這次我們不少運動員帶傷參加奧運會,這不是我們社會沒有人的問題;而是掌握體育競技權力的人只與這些人有關係,你能自己推薦自己進國家奧運隊嗎?在這樣的社會環境下,佔用或佔有全民體育資源的人肯定是先關係戶;然後才是關係戶周邊的人。也就是說即使我們社會真的是藏龍臥虎,但也沒有公開與公平發現的可能呀。這位朋友說如果我們社會不從體制上改變觀念,我們這舉國體制的金牌只會越來越少;這就是體育競技的奧秘。
我們看到白岩松說「過去一天中國軍團在奧運賽場再次經歷無金日,奧運賽事過半中國軍團目前13枚金牌;排名所有國家金牌數第二名,距離倫敦奧運的38金還有25枚的差距。從金牌數和獎牌數來看而對比倫敦奧運,中國軍團的退步無可避免」。「看客可以放鬆,但運動員必須盡最大努力去爭金奪銀;體育就是國家實力的比拼」。金牌和獎牌都比倫敦奧運少很多,甚至在金牌數上回到了「2」時代。意思就是北京奧運的51枚金牌是突破,倫敦奧運的38枚金牌是正常水準;那麼這次到最後很可能突破20,那就是回到「2」時代了。
所以白岩松認為金牌多不一定沒有問題,但金牌突然少了那麼多肯定是有很大的問題的。雖然大部分人認為中國成績的下降,是因為優勢項目優勢減少和其他項目中的突破不多。所以白岩松認為群眾的分析其實挺有道理的,中國軍團的優勢專案的確在減少;「雖然大家都在說淡化金牌意識,反對唯金牌論;但大部分人還是非常關注獎牌數和金牌數的」。因為體育是實力的標誌,不然那麼辛苦苦練4年去參賽就沒有意義了;所以運動員和參賽隊絕對不能有玩家心態,必須全力以赴為國爭光。「體育就是和平時期的戰爭,各國之間的比拼是非常明確的」。
白岩松認為目前的成績給了中國體育非常好的一次提醒,傳統的舉國體制面臨著市場化與商業化體育的各種影響;所以中國體育正處於茫然和選擇方向的階段。「中國體育必須找到一個平衡點,如何找到一個平衡的心態」。「我們不會去譴責選手們未能拿到好成績,但他們必須認真訓練和比賽;盡最大的努力去爭取最好的成績,爭取更大的突破」。
如果我們的體育產業如同國企,那麼白岩松的觀點還真的不是問題的實質;因為國企我們最清楚,改革開放前的國企人事是組織部門管;任何國企負責人無權安排人事。然而改革開放後,國企負責人自己能安排人事了;正因為如此,排斥自己的眼中盯成為了當時的社會現象;所以不少專家學者就因為與領導有矛盾而被強制性下崗。然後這些負責人又利用權力安排自己的親戚或關係戶,從而將國企變成了自己的私人企業。因為即使私人企業也應該是任人唯賢,因為企業的競爭力是靠人才呀。
然而我們的國企卻是效益歸自己,失敗了由全民埋單;因而全世界只有我們的國企是不需要通過人才而競爭的。如果按照這個邏輯推論舉國體制的體育,那麼擁有選拔權力的人自然優先安排自己的親戚或關係戶;因為這體制內外是一個巨大的鴻溝。成功了則名利雙收歸自己,失敗了最後也沒有什麼;因為我們是全民埋單。正因為如此,我們現在選拔體育人才竟然還不如改革開放前;因為那時還真是有為國爭光的雄心壯志。
我現在才明白,為什麼我們社會現在體育人才也是兩極分化;因為這裡有個關係的鴻溝,那些體育天才即使擁有天賦但因為沒有關係也會被拒之體制門外。因為我們的國企已經證明了為什麼我們不參與國際競爭,因為我們的國企早就任人唯親了;所以說反思舉國體制實際依然還是中國特色,這才是我們金牌只會越來越少的原因。
--轉自作者博客
責任編輯:南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