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陸民企論壇談經營困境
【大紀元2016年08月10日訊】(大紀元記者李默迪綜合報導)8月9日大陸針對民營企業問題舉辦論壇,主題為「2016中國民營企業生存與發展論壇」,與會者有一個共識——大陸民營企業經營艱難,生存在不公平的環境中。
該論壇在北京舉行,出席論壇的民營企業家探討了大陸民營企業的經營現狀、生存環境、相關法律等問題。
香港《經濟日報》8月10日報導,論壇反映出大陸民營企業經營者感到經營環境不佳、表達出對投資前景的擔憂。
很多民營企業家表示,在大陸要想營造一個一視同仁的公平競爭市場環境,是一種奢侈的想法。
論壇引述一項對某地民營企業的調查顯示,在融資方面受到不公平對待。某家銀行(4大國商業銀行之一)的縣級支行和市級支行都對民營企業零貸款,而是把錢貸給國有企業,民營企業迫切需要資金卻貸不到錢。
另外,大陸民間企業稅負重,也是導致其投資意願下降的因素之一。
大陸民間投資繼續下滑
1月~6月的民間固定資產投資為158,797億元(人民幣,下同),增速為2.8%,比去年同期下降8.6個百分點,比今年1月~5月份回落1.1個百分點。
北京天則經濟研究所學術委員會主席張曙光認為,民間投資下滑的其中一個原因是資金流向了槓桿率高且效率更低的國有企業。
北京理工大學經濟學教授胡星斗表示,和國有企業相比,大陸民營企業一直處於二等公民地位,國有企業在資金、資源、融資等各個方面都受到優待,形成壟斷。
民營企業面臨的情況是,在經濟出現危機時受到重視,經濟有所好轉就又受到打壓,今後應該消除國有企業和民營企業的不平等狀態。
數據顯示,大陸民間經濟創造了60%的國內生產總值、80%的社會就業、超過半數的稅收,以及46%的外貿出口。
胡星斗表示,政府認為社會財產集中在國有企業有利於社會穩定。其實恰恰相反,越是這樣就越不利於社會穩定,大陸國有企業「已經成為少數人的提款機,是滋生貪污腐敗的溫床,而且生產效益低下」。
時評人士譚浩俊早在2009年談到國有企業中的央企時表示,「由於其特殊地位的作用,央企不僅成為了4萬億元投資的最大受益者,也成為了金融危機下最『不差錢』的利益集團」。
但是,這傷害了市場公平。這些企業不是依靠自身實力,而是依靠政策、壟斷和不規範的市場行為,獲得了更多的社會資源,帶有一定的掠奪性和侵占性。
另外,央企缺乏有效監督,掌握大量資源卻很可能沒有有效利用,造成盲目投資、資源浪費、效率低下,同時影響中小企業的發展。
再有,這種不平等現象很容易導致腐敗問題。相比民營企業,央企更容易獲得招商機會,人情、關係的影響力越來越大,民主決策越來越少。
責任編輯:高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