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推背圖》52象:中共衰亡(1986年~2017年)
《推背圖》金批本第52象,如今基本都被破解了。但是,在各種較好的解析中,最後一句「乾坤再造在角亢」,一直都沒能破解出來——因為現在的人世間,中國傳統的天象學已經基本失傳了。
下面看這一象的完整解讀。
1. 天象人間
「彗星乍見 不利東北」
彗星,指哈雷彗星。孔子著的《春秋》在「魯文公十四年(公元前613年)篇」就記載過它:「秋七月,有星孛入於北斗」。現代天文學家根據這個時間和軌道判斷為哈雷彗星。
不利東北:指不利於1986年的東歐和北部蘇聯。哈雷彗星到來,對東歐、蘇聯的紅色共產陣營不利。
公元1986年2月,哈雷彗星出現。3月,前蘇聯共黨總書記戈爾巴喬夫開始了他的「改革新思維」,國際共產陣營刮起了民主、自由風。1989年東歐劇變,紅色陣營的8個國家放棄社會主義。1991年蘇聯解體,共產黨在東歐徹底崩潰。這9塊共產黨政權的頑石崩落,國際共產主義勢成殘局,就如《推背圖》另一象預言的:「磊磊落落,殘棋一局」(一磊三石,三三見九)。
在這個彗星開啟的天象下,中國大陸1986年學潮,胡耀邦下台;1989年學潮,趙紫陽被拿下。
圖中的君王上方的太陽,與趙紫陽的名字暗合。
「踽踽何之 瞻彼樂國」
獨自地走向哪裡呢?走向自己的精神王國。指趙紫陽下台,踽踽(音:舉)獨行,為理想獻身。
趙紫陽因反對鎮壓1989年的學生民主愛國運動,在北京「六四大屠殺」前就被軟禁,直至2005年1月17日去世,趙紫陽矢志不移,沒向中共暴政低頭。
「攙槍一點現東方」
「攙槍」:攙槍星,古代對彗星的別稱,在天象中象徵著戰亂。
從字面上看,就能明白這是指1989年「六四開槍大屠殺」,學生的民主運動被當局開槍鎮壓。但在這以前,人們卻看不出來,因為深諳古文的人,會把「攙槍」理解為彗星,與讖中的「彗星乍見」相應。
「吳楚依然有帝王」
這句指江澤民在1989年「六四」之後,踏著民運先驅們的鮮血上台了。江澤民生於揚州,是古代的吳楚之地。
「門外客來終不久」
「客」:《推背圖》中指外族、異國。比如《推背圖》第7象預言吐蕃侵掠唐朝:「破關客乍來,陡令中原哭」,那象的「客」指吐蕃。
這象的「門外客來」,指「西方幽靈」共產黨——德國發源、蘇聯改進、大陸承襲,中共建立的政權當時叫做「中華蘇維埃」,意思是中華的蘇聯式共黨政權,照搬蘇聯模式。
「西方幽靈」:馬克思的《共產黨宣言》第一句話就是:「一個幽靈,共產主義的幽靈,在歐洲的上空遊蕩。」本句指外來的紅色政權終歸不會長久。
「乾坤再造在角亢」
「角亢」:「角」、「亢」都是天宮二十八宿中的東方青龍七宿。這是大家都知道的,但是,以前的解釋都沒有摸到更深層的真機。
「乾坤再造在角亢」最簡潔直白的解釋,就是「歲在角亢」,年歲在角亢,引申一下,就是:歲星在角亢二星宿的位置,指2016年末~2017年末的這一段時間,如圖所示。
2. 歲星紀年
歲星,是中國古代對木星的叫法,因為木星在星空背景上運行,運行一圈的一個周期近十二年(11.862年)。中國古代天象圖中,把星空周天,按角度平均分為12星次:星紀、玄枵(音消)、娵訾(音居資)、降婁、大梁、實沈、鶉首、鶉火、鶉尾、壽星、大火、析木,這12星次,和西方的黃道12宮(12星座)不是一回事。
因為木星每個年歲要經過一個星次,近十二年轉一周,所以就把木星叫歲星。歲星可以作為事件年代的一種時間記載,這就是歲星紀年。
「武王伐殷,歲在鶉火」,這是《國語》記載的武王伐紂的天象:歲星(木星)運行到了12星次的「鶉火」範圍,那時武王討伐商紂王。
3. 歲在角亢
「歲在角亢」,最顯而易見的解釋,就是歲星運行在角宿、亢宿的範圍。
中國古代的天象學,以北極星為中心,劃分為三垣28宿,其中東方蒼龍七宿是:角、亢、氐、房、心、尾、箕,角、亢是蒼龍七宿之首。
我們看這張天象圖:
歲星在2016年11月15日左右,進入角宿範圍,而後歲星順行留守角宿,再逆行留守太微垣,然後順行穿過角宿、亢宿,離開亢宿的時間,是2017年12月5日左右,所以,歲星在角亢的時間,就是2016年11月~2017年12月,在這個時間範圍,將乾坤再造。
4. 乾坤再造滅中共,熒惑守心看天懲
《推背圖》本象講的是紅朝氣數。開始兩句「彗星乍見,不利東北」,講1986年開始的國際環境,東歐和北方的前蘇聯共產黨政權崩解,然後講中國1989年「六四」,中共屠殺民運學生,講中共這個「西方幽靈」是「門外客來終不久」,而「乾坤再造在角亢」,對應在2016年末~2017年,也正是習近平主政的時期。
這也和前面講的《推背圖》金批本第53象相吻合:關中天子順天休命,旌旗改換天下安定。
2016年歲星(木星)軌跡的展現,「乾坤再造在角亢」這個天象並不是孤立的,是和2016年「熒惑守心」——這個中國古代最著名的凶險天象緊密銜接在一起的。
下面我們看看當今:2016年3月24日~8月30日,熒惑守心天象的警示。@#
(未完待續)
責任編輯:張憲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