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把骨笛,一把將人類音樂史往前推進了8-9千年。中國河南省漯河市武陽縣賈湖村遺址出土的骨笛打開了人類古音樂文化的一扇小窗。歷經八千多年的地底掩藏,骨笛音聲依然清樂嘹亮,真是人間奇寶。
賈湖遺址中華第一笛出土
在1983年至2001年間,位於淮水上游的賈湖遺址挖掘出土了30支骨笛。這些骨笛又稱「賈湖骨管」,大多是以丹頂鶴的尺骨製成的,長度在23釐米左右,兩端開口,形制多樣,有5孔、6孔、7孔,也有8孔的,同時音調的表現非常豐富,具備有五聲、六聲和七聲音階的變化表現。它不僅能吹奏中國的五聲音調的樂曲,也能演奏出七聲音調的樂曲,同時還能吹奏富含變化音的少數民族樂曲或外國樂曲。出土骨笛的音高、音色表現也非常優美,多數具有2個八度以上音域。
從出土品來看,其中341號墓出土的兩支骨笛已有輕度的石化跡象,顯露了骨笛的年代。據考古學常識來說,凡是有石化痕跡的骨器,其年代至少有一萬年,因此,也反映了骨笛的歷時古久。
從出土骨笛的年代來看,也有早、中、晚期的分野。早期的5孔的骨笛,出現於距今九千年前,甚至可能上萬年;中期的6、7孔的骨笛在八千多年前也出現了;而晚期的骨笛,年代距今約8200-7800年。當時在主流的7孔骨笛之外,同時間有8孔的骨笛,這時期的骨笛也已經具備了表現變化音的特長。
不同凡響 八千年前笛音再現
其中,1984年在M282號墓出土的1支七孔骨笛保存得非常完整(目前保存在河南文物考古研究所),八千年以前的骨笛笛音再現震驚了現代人。
這些出土的骨笛中有7支經過測音,笛子演奏家們試著以豎吹、斜吹等方式試行吹奏,吹出了骨笛的基本音階。不同的吹奏法帶起笛音的沉厚與清亮的不同音色表現,一直激發著研究者的探索熱情。曾經有吹奏家用一支骨笛吹奏出了河北民歌〈小白菜〉曲調,音高準確、音色嘹亮。骨笛時隔八千多年仍然不同凡響的表現音驚四座!
其實賈湖骨笛從中國大陸驚動了全世界!賈湖骨笛已經被推定為世界上保存最完整的最早的可吹奏樂器。因為這些已被發現的30支骨笛製作規範、形制固定,更珍貴的是,它們的數量足夠展現賈湖骨笛跨越新石器時代幾千年的發展演變過程。
在賈湖遺址已經挖掘出的445座墓葬中,僅在16座墓葬中發現有骨笛,顯然骨笛在當時應該是高貴的珍品。擁有骨笛的墓主身份也非一般,據研究顯示,骨笛擁有者在生前有著巫師、祭司或酋長等相關的特殊職業、身份,在賈湖地帶的氏族中具有特殊地位 。由此看來,骨笛應該扮演著人與天、人與神溝通之間的重要角色。
驚世紀錄 骨笛之作技藝精湛
更令人驚奇的是骨笛的製造技術非常精良。賈湖骨笛的音高瑕疵小於6個音分,連專業演奏家也聽不出,真是令後人拍案驚奇的技術。專家指出,骨笛中特別引人注意的是早期的M341號墓1號、中期的M282墓20號和晚期的M253墓4號三支骨笛,都留下了製作時為精確計算孔距的刻度。顯然,這是就是骨笛音高表現完美出色的一個技術輔證。
鶴骨為笛 其聲清越
製作賈湖骨笛的材料--丹頂鶴的大型尺骨來自賈湖鄉野。在當地發現的古代動物群落中,有丹頂鶴、環頸雉和天鵝三種飛禽,所以骨笛的製作是就地取材的生活智慧的表現。
鶴骨為笛 其聲清越
丹頂鶴這種仙靈飛禽,長長的脖子可達一米,其末端盤曲於胸骨之間具有共鳴腔的作用,引吭一聲可以傳聲數千米外。丹頂鶴頡頏飛翔,振翮於霄漢,和鳴於蒼宇之際。中國古人對鶴鳥的特長早有觀察,在《詩經·小雅》有〈鶴鳴〉篇章,讚譽道:「鶴鳴于九皋,聲聞於野…;鶴鳴于九皋,聲聞于天」。中國古人早發現了「鶴骨為笛,其聲清越」。以鶴骨為笛的賈湖骨笛的確不同凡響,它成就了「中華第一笛」,也拔得世界上完整展現的吹奏樂器頭籌。
中華文化尚音樂盛文功
在三皇五帝的時代,音樂和中國文化就息息相關,賈湖骨笛的發現就是一個有力的佐證。中國古代文獻中,經常提到「伏羲氏灼土為塤」、「女媧制笙簧」,而在黃帝之前樂官就是由專職的伶人擔任了,例如堯舜的樂官夔、黃帝的樂官伶倫,都在史上留名。早期中國史上垂名的名君都懂得音樂頤養身心陶冶性靈之道,周朝一代制禮作樂更是重要的教化治世之功。
而距今近八千多年賈湖骨笛的出土發現改寫了中國的音樂史,突破了先秦音樂只有五階音域的歷史考察認識,中國樂器的發明也由三皇五帝時代大跨距提前三千年以上。這在新石器時代已經成熟的吹奏樂器--骨笛讓中國文化又拿下了一個世界第一。骨笛本身的表現力和在音樂史上的地位,都可說是一驚世紀錄的發現!誠然,掩蓋在地底下的史前文化中的驚世史前文明還不知凡幾! @*
責任編輯:方沛